1979年6月21日,波伏娃与萨特在一起庆贺萨特74岁生日,及他们半生的友谊。 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本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大作家。他们两人的名字在今天早已远播全球,而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们二人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其中最有争议、也最有独创性的...
波伏娃的整个身心仍是属于马厄的,直到7月17号,教师资格证成绩公布,四人的学习小组只有马厄一人未能通过,萨特和波伏娃分列第一和第二名。 马厄黯然离开巴黎,萨特趁虚而入。 之后,在卢森堡公园或者街头的小咖啡馆中,人们经常能捕捉到波伏娃和萨特的身影。 在认识萨特13天后,波伏娃在日记本里写下了开头那句话,这不是...
其实,我觉得萨特和波伏娃恰恰说明了婚姻在上层建筑的人的面前是毫无意义的。婚姻最大的作用是满足了劳苦大众的底层逻辑思维。与其说自由意志的爱情更不如说是自由意志的欲望。 3年前 242 分享 回复 展开11条回复 汤汤姆(私信夸人被封版) ... 我们可能不懂哲学 但他们应该也没懂爱情 3年前 116 分享 回复 展开...
然而,生性风流的萨特却并不愿意为了波伏娃而放弃他“自由”的生活,两人的“契约婚姻”带来灵感和荣誉的同时,亦变成波伏娃一辈子都绕不出的迷宫。《告别的仪式》详细记录了萨特最后十年的生活,巨细靡遗的细节和如同亲临现场,展现了平凡而又不凡的萨特。书后还附有两人长篇对谈,萨特借此机会回顾了自己的家庭、童年和求...
法国哲学家萨特和女作家波伏娃享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男女关系,认为彼此之间共享绝对的自由,但即便是女权主义者波伏娃,有时也不免表现得像个怨妇一样:她在小说《女宾》和《风流名士》中,试图将第三者置于死地。 2北京·窑洼湖 北京·窑洼湖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乡南磨房路...
00:00/00:00 图为波伏娃和萨特1955年在北京 哲学 萨特 存在主义 哈哈笑不停2021.12.20 00:00 分享到
尽管德·波伏娃很年轻,在哲学学位考试中,却差点抢走了萨特的第一名,但主考官乔治·大卫和让·华尔认为德·波伏娃是更出色的哲学家。她跟萨特一样,都是有巨大感召力的作家,在很多方面还胜他一筹。她不会写剧本,但她的自传性作品比萨特的更精彩,尽管其中的事实同样不可靠,她主要的长篇小说《名士风流》描写了战后的...
波伏娃一生未婚,也一直在成为更好的自己(),她信奉行动是最好的表达,也相信女性更需要连接和关系,所以她有一生中的灵魂伴侣萨特,也有无数个同性异性的好友和情人,但波伏娃的一生同样内心深处是孤独的。 二位女性,一位是英国年轻优秀美丽的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一位是法...
当人们阅读萨特论自由,波伏娃论压迫的隐蔽机制,加缪论反叛,海德格尔论技术时,有时会觉得好像是在读最近的新闻。因为它们挑战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我们是谁?和我们该怎么做? #哲学 #存在主义 #加缪 #好书分享 #存在主义咖啡馆 15 抢首评 3 4 举报发布时间:2024-08-05 17:57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63 希特勒、大屠杀、实证主义和存在主义(二) 478 2022-08 2 64 毫无出路:加缪、萨特、波伏娃的存在主义 528 2022-08 3 65 从理想语言到日常语言:从剑桥学派到牛津学派 515 2022-08 4 66 女性和性别:哲学的女性化(一) 543 2022-08 5 66 女性和性别:哲学的女性化(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