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红螺养殖技术分享之一 脉红螺( Rapana venosa )(图)为肉食性贝类,双壳贝类是其主要食物之一,因此被列为贝类养殖中的敌害。但其足部特别肥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甚为人们所喜食。目前除鲜食外,多加工制成罐头或干制品,经济价值高。由于其生长速度快,不少单位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和养殖试验。(一)脉红...
辽宁鸭绿江口,全年除冬季外,3~11月份均可捕到脉红螺。但主要生产期分为春、秋两季。脉红螺网捕标准是壳高80毫米,因为此大小已是性成熟的平均高度。根据它的生殖习性,禁捕期应为7月1日至9月10日。避开产卵和孵化期,合理利用资源。野生脉红螺的捕捞工具为扒拉网,也可用下网给诱饵的“钓螺”方法捕捞。作...
每年6-8月份为产卵期,按理说脉红螺产卵量较多,且螺壳坚硬,天敌并不多,种群可以很好地繁殖。但实际上,因它肉质肥美,吃起来可口诱人,且营养价值丰富,结果导致其数量日益减少,以至于我国只能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早在多年前,脉红螺就已经很难满足国人的食用需求,在海鲜自助、火锅中是必不可少的...
11月7日,海洋研究所与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的“脉红螺苗种繁育和增养殖技术”通过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的现场验收。 脉红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其苗种繁育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涛、宋浩、薛东秀、杨美洁、于正林等人撰写的《脉红螺生物学与增养殖技术》专著正式出版发行。 专著封面 脉红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但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相关的参考书籍资料。张涛研究员等系统总结了十余年成果撰写完成此专著,系统阐述了脉红螺基础生物学和增养殖关键技术,重点论述了脉红...
脉红螺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吊笼养殖和虾池混养。在吊笼养殖中,幼螺被安置在直径30厘米,分8层的网笼内,每笼约60粒。这些笼子悬挂在浮筏上,笼子间的间距保持在80厘米。以贻贝为食物,养殖期间每4至7天投放一次饵料,每次投放的贻贝厚度为5厘米。烟台芝罘区采用这种筏式笼养法,1991年投入...
脉红螺增养殖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脉红螺(Rapana venosa)增养殖操作技术要点,包括苗种质量要求、浅海筏式养殖、滩涂围网养殖和人工鱼礁区增养殖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脉红螺增养殖。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山东烟台市芝罘区采用筏式笼养的方法养殖该螺,1991年9月投入平均壳高2.1厘米(体重9.8克)的幼螺,管养至翌年12月,平均壳高达7.3厘米(体重83.1克),每667米2水面产量达1789千克。 二是虾池混养,即把幼螺放入虾池中与对虾一起养殖,以虾类的残留饲饵、死虾和池底自然生长的贝类等作为该螺的...
芙蓉岛附近海域除了有传统的扇贝养殖之外,在海底还生长着很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海产品。比如说,人工鱼礁。本期农业视点,我们将走访芙蓉岛,揭秘脉红螺的养殖技巧。 人们可以把海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设施沉到海底,改善水质,因为人工鱼礁的存在,这些年来,在这片海域,海螺和海参的数量增加了很多,逐渐成为当地很有特色的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