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天播出《一路走来的父亲》,揭秘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创作《父亲》的故事——二十多年年前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感动了整个中国,今天2014年6月15日,父亲节,小编为各位微友再次分享这幅画的背后,原来还经历许多不为人知的坎坷——与其说罗中立创作了《父亲》,还不如说是那个年代选择了父亲。
《父亲》也被选为苏教版教科书《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中的插图。 罗中立,艺术家,教育家,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 而就是这幅人尽皆知的油画,我们往往停留在表面的欣赏,而忽视了艺术深度和文化深度的探讨。它之所以得以不朽,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内涵。 《父亲》细节的鉴赏 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普通的凡人以这样的肖像...
【艺术名家】罗中立先生油画作品《父亲》 - 大鹏艺术绘于20231117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44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父亲》是1980年罗中立根据在大巴山生活的体验,以及与农民结下的深情,创作的作品。 《父亲》中的艺术形象来源于一位名叫邓开选的普通农民。20世纪70年代农民进城主要是淘粪,把粪作肥料。为了这个肥料,生产队、公社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就是为了这个肥料,画家附近的厕所...
罗中立父亲局部《父亲》一画是在美国画家克洛斯巨型肖像画的启发下,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画中国的一位普通的,贫困的,苦涩的老百姓,人物的形象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老年农民形象,老人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又如车辙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象是在缅怀过去,又象是在期待未来,让我们...
罗中立,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农村生活10年。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而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心。
当代画家罗中立1980年完成的大幅画布油画《父亲》曾经震撼了所有人,创作缘起于罗中立看到守粪的农民后,发自肺腑地感到“我要为他们喊叫”。巨幅的画作、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等等无不带给彼时的人们以强烈的艺术冲击,中国农民的勤劳朴素、坚韧隐忍等品质都跃然纸上。
罗中立,1948年生,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系,1983-1986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院研修;曾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现任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院长、重庆文联主席;作品《父亲》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设立了“罗中立油画奖学金”,推动了中国青年当代艺术的发展...
《父亲》最初的构思源自罗中立在1975年风雪交加的除夕夜,看到自家附近的厕所旁,一位中年农民一直从早到晚盯守着,他僵直地蹲坐在粪池边,双眼死死地盯着池中,看不出半点挣扎。除夕夜,周围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罗中立不得不去想,守在粪池旁的农民那一刻的心理活动是什么?这一场景不仅深深地印刻在了罗中立内心,他也...
罗中立在展览现场。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回到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找当代性 作为“伤痕美术”的代表作之一,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人们对《父亲》这幅作品有着丰富多样的解读,即使到现在,当外界面对罗中立时,还是习惯性地将焦点放在《父亲》这幅画作之上。但对罗中立个人而言,《父亲》早已成为过去式,他希望将更多精力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