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山是我国从隋代至明末绵历千年不断雕制的石刻宝库,佛祖舍利出土之处。这里存有的4196块隋唐石经为国之重宝。经过了文物部门的考古发掘后,2016年才正式对外开放。石经山共有九个藏经洞,洞内存放着自隋至明朝的刻经石板,精美雕刻令人叹为观止,还有栩栩如生的象形石和古朴的建筑,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
但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版本是金代在山西解州(今属运城市)雕印的《大藏经》,刻印于金皇统八年(1148年)到大定十三年(1173年),共收佛典6900余部,后藏于山西赵城(今属洪洞县)广胜寺。1933年被发现。 (二)一处石经山 在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以石刻佛经闻名于世,故名“石经山”。据史书记载,石刻佛经...
石经山藏经 摘自:佛学大词典 为我国现存遗物中,规模最大之石经。属碑板刻。石经山,旧名白带山、云居山,位于河北房山县。以隋代静琬(冥报记作智苑)创刻石经藏于此山洞中,故改称石经山。以峰峦秀拔,故又称小西天。其东峰有寺称云居寺,一般则称为石经寺。
石经山的9个藏经洞,大约储藏着北京最早、最多的石刻经文。虽然因为整修没能爬到山顶,但见识了石经碑、古道、古井……叹为观止!同游了附近的云居寺。我们每周一个山头儿,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米粒山”,一起万水千山!
7日,历时数年的岩石加固完成,闭门谢客状态的房山石经山雨中试开放,其整体考古调查暨大遗址保护规划启动仪式在石经刊刻起源地——云居寺石经山脚下举行。 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罗炤直言,就是雨使得洞内珍贵石经残损严重。“宁肯不申遗,也要将石经‘搬迁’。”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主任王得军也表示,石经搬家...
西天胜概—云居寺石经山“西天胜概”指的是云居寺石经山,位于大石窝镇水头村。因珍藏着1400余块石刻佛教大藏经版而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云居寺与石经山、皇姑坨、唐辽塔群构成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的宝库。石经山俗称“小西天”,悬崖绝壁上9个藏经洞和云居寺地穴之中共埋有石刻1122部3572卷。明代称小西天,...
石经山与云居寺遥遥相对,山顶有九个藏经洞,分上下两层。下层两洞为唐开元时期静琬的第四代弟子惠暹为继续刻经事业,并准备镌刻大部头经卷开凿的。一洞藏经972块,二洞藏经1018块。经版刻于唐开元、天宝年间。两洞之间为明万历年间所刻“念佛”二字。上层...
石经山海拔大概有四百五十公尺。山腰附近有九个藏经洞,然后、雷音洞属于开放式,洞内宽广如大殿。洞中有四根比较显眼的石柱,石柱子上又总共雕刻了佛像多达近1056尊,正是因此它也被称之为千佛柱。九洞总共有藏经多达近4196块左右。在石经山目前有唐塔两座,还有石凿古井,包括隋唐碑刻等,许多值得我们前往欣赏的...
先科普一下石经山吧。本名白带山,位于 房山区境内,在云居寺东二里处,又称芯题山,唐时名 涿鹿山,俗称小西天。海拔450米。这里不仅是 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处,也是佛祖舍利出土之处,4196块隋唐石经为国之重宝,以雷音洞、金仙公主塔为代表的众多历史遗迹,具有极高的价值。
7日,历时数年的岩石加固完成,闭门谢客状态的房山石经山雨中试开放,其整体考古调查暨大遗址保护规划启动仪式在石经刊刻起源地——云居寺石经山脚下举行。 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罗炤直言,就是雨使得洞内珍贵石经残损严重。“宁肯不申遗,也要将石经‘搬迁’。”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主任王得军也表示,石经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