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妄二心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为真心与妄心之并称。又作真识妄识。自性清净而恒常不变之心,称为真心;杂染虚假而生灭转变之心为妄心。诸宗派于真妄二心之说不尽相同,如大乘义章卷三末谓,第八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心,称为真识,前七识则总名为妄识;此系地论师所主张者。另如中观论疏卷七本则谓,第九识...
真妄二心 摘自:佛学大词典 为真心与妄心之并称。又作真识妄识。自性清净而恒常不变之心,称为真心;杂染虚假而生灭转变之心为妄心。诸宗派于真妄二心之说不尽相同,如大乘义章卷三末谓,第八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心,称为真识,前七识则总名为妄识;此系地论师所主张者。另如中观论疏卷七本则谓,第九识...
即真妄二心。一者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根本无明。此是妄心。最初迷一法界。不觉忽起而有其念。忽起即是无始。如睛劳华现。睡熟梦生。本无元起之由。非有定。生之处。皆自妄念。非他外缘。从此成微细业识。则起转识。转作能心。后起现识。现外境界。一切众生。同用此业转现等三识。起内外攀缘。为心自...
问。真妄二心。各以何义名心。以何为体。以何为相 答。真心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性为体。攀缘思虑为相。此缘虑觉了能知之妄心。而无自体。但是前尘。随境有无。境来即生。境去即灭。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各无自性。唯是因缘。
二显如实智。知法如是。不随文语者。是名寻思所引。如实智故。心心于义。不分别我者。是义寻思所引。如实智故。人法二我。皆无有义。所以于中。不分别故。此真妄二心。情分二种。智了唯一。一二俱亡。方入宗镜。所以维摩经云。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
问。真妄二心。各以何义名心。以何为体。以何为相 答。真心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性为体。攀缘思虑为相。此缘虑觉了能知之妄心。而无自体。但是前尘。随境有无。境来即生。境去即灭。因境而起。全境是心。又因心照境。全心是境。各无自性。唯是因缘。
释曰:此二种根本,即真妄二心。一者无始生死根本者,即根本无明。此是妄心,最初迷一法界。不觉忽起而有其念。忽起即是无始,如睛劳华现,睡熟梦生。本无元起之由,非有定生之处。皆自妄念,非他外缘。从此成微细业识。则起转识,转作能心。后起现识,现外境界。一切众生,同用此业转现等三识,起内外攀缘,...
真心是属于本有的,无攀缘的,无分别的,无变动的,非善非恶的,超然于境界之外的,当吾人于无念而又非睡着时,便是这一种心现前;妄心是属于后天生起的,有攀缘的,有分别的,常变动的,能善能恶的,牵拘于境界之内的,当吾人思虑了别时,便是这一种心现前。楞伽经以海水与波浪比喻此真妄二...
玄奘弟子辩机据师傅口述西行见闻,写下《大唐西域记》,明代吴承恩再次改编取名《西游记》,一语双关:西天取经之途,实为人生修行之旅。 二【真妄二心】 真假美猴王,代表人的真心与妄心。 真心,指众生本自具足的妙明之心, 远离颠倒是非妄想,即真身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