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目连戏是存在于古徽州地区的一种历史宗教戏剧,其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佛教经典,借助盂兰盆会的盛行,目连救母的故事也逐渐流传开来。唐朝时期,说唱文学中开始出现多种有关目连的变文,故事渐趋完整,并盛行于民间。北宋时,开始出现《目连救母》杂剧,其演出形式有“两头红”的说法,即...
目连戏(江西目连戏)目连戏(江西目连戏),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传承保护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重新认定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为目连戏(江西目连戏)项目保护单位。
绍兴目连戏是指流传于绍兴市及所属各县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戏文,是绍兴水乡“社戏”乃至整个民间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被称为“戏剧始祖”“戏剧活化石”。演目连戏的戏班称目连班,为民间自发组织的艺社,盛行于清末至抗日战争前。目连班专演目连戏,融合了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于一体,也称大戏。2014年11月...
目连戏(辰河目连戏),流传于湖南省溆浦县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渊源 目连戏传说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民间有一部目连戏口述剧本,就其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看,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代表剧目 《目连传》《梁传》《香山》以及称为“花目连”的一系列剧目也纳入...
目连戏(南乐目连戏)是流行于河南省南乐县民间的一个口述本,其情节、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南乐目连戏以民间杂耍为主,综合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身,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深藏民间,保留有粗犷、原始面目。2006年5月20日,河南省南乐县申报的“目连戏(南乐目...
晚清至民国,“万福”“玉林”等目连戏班活跃,谢开基、任普齐等名伶辈出,以“走班”的形式,风靡皖南,辐射至江浙赣等地。《中华全国风俗志》载:“目连戏,演目连救母故事,皖以南盛行之……演戏伶人,大抵为南陵人,专业是艺者。”《皖优谱》载:“今安徽省南陵县之高腔目连戏班,犹风行邻近各区”。文...
简介 江西,是一个盛演目连戏的地方。清乾隆七年(1742)《南昌县志》载:“每届中元令节,在于(江西)省城内外,聚众砌塔,扎扮狰狞鬼怪纸像,夜则燃点塔灯,鼓吹喧天,昼则搬演《目连救母》故事,土人谓之打目连。”旧时,江西演出《目连救母》戏剧,接连七日,每天都有小鬼开司一出,或翻扛踩刀,或搭...
(十)【祁剧】-目连戏简介是中国目连戏的第23集视频,该合集共计34集,视频收藏或关注UP主,及时了解更多相关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