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者,或心火,或肺火,或胃火,逼血妄行,上乾清道而为衄也。有因六淫之邪,流传经络,涌泄清道而致者;有因七情所伤,内动其血,随气上溢而致者;有因过食膏粱积热而致者。治法:外因者,以辛凉清润为主,如羚羊、犀角、细生地、石斛、生石膏、知母、元参、连翘、山栀、丹皮等;内因者,若系肝阳化风上逆,则宜...
《高氏医案》不分卷,由高秉钧的门人刘晓山、缪柳村辑录,成书于清嘉庆十年(1805),未曾刊行。《高氏医案》自问世以来,流传甚鲜,因此未得到后世医者的足够重视和研究。 版本概况:《高氏医案》,目前仅存南京图书馆的清光绪抄本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
疡余化毒丹 治疔疽余火未清,艰于收口难敛者,以此化之。 滴乳石(一钱)西黄(一分五厘)真珠(四分)天竺黄(六分)陈胆星(一钱) 血竭(一钱)川连(五分)朱砂(一分) 上为末。加灯心灰四分,每服三分,金银花汤下。 痘后化毒丹 治痘证后余毒走络,遍体发疡者。 西黄(一分)药珠(三分)血珀(五分)灯心...
外证 则瘙痒成疮,脓水淋漓,眼目昏花;内证则口燥舌干,腰腿倦怠,吐痰发热,盗汗体疲。治 法用六味丸为主,佐以四生散;若脾胃虚弱者,用补中益气汤为主,佐以六味丸、四生散为 善;外贴黄蜡膏。 《疡科心得集》,清,高秉钧,公元1644-1911年 中医古籍 返回中医古籍首页...
《疡科心得集》系清代外科学家高秉钧所撰。初刊于嘉庆十年(1805年)。全书包括《疡科临心得集》3卷、《疡科心科集方汇》3卷及《家用膏丹丸散方》1卷。 高氏具三十余年临证经验,于《灵》、《素》研探颇深,且博通经方,洞晓脉理,故其治病强调探其本而不袭其末,谓“外科必从内治”。书中所论不循...
作者 [清]高秉钧著田代华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6月 第1版 ISBN 9787117076975 定价 12.00 内容简介 本书为清代名医高秉钧撰著。高氏字锦庭,锡山(今江苏无锡)人。精通内外科,尤以外科驰名于江浙问。本书共3卷,成书于嘉庆十年(1805),是高氏外科临证经验的总结。高氏穷研《内经》,...
至于痰核、瘿瘤、瘰、马刀之疾,俱由湿胜生痰,痰胜生火,火胜生风,风极而患作矣,皆成于内蕴七情,外感六欲,宜清痰降火之剂,宣热败毒之药,既盛必用外消,始觉行以艾灸,切勿妄行勾割。先医曰∶诸经惟少阳厥阴二经生痈疽,惟少阳阳明二经生瘰,盖由多气少血之故耳。凡诊外科之脉,脉浮紧,应当发热,其不发热...
所属专辑:疡科心得集-清-高秉钧 音频列表 1 疡科心得集-清-高秉钧 (3) 40 2023-06 2 疡科心得集-清-高秉钧 (4) 42 2023-06 3 疡科心得集-清-高秉钧 (5) 22 2023-06 4 疡科心得集-清-高秉钧 (6) 24 2023-06 5 疡科心得集-清-高秉钧 (7) ...
(陈氏)凉膈清脾饮治痈疡热甚。 防风 荆芥 黄芩 石膏 山栀 薄荷 赤芍 连翘 生地 甘草 《局方》紫雪丹治外内烦热不解,发斑、发黄、瘴毒、疫毒、热毒,及小儿惊痫,外疡疔毒走黄、神识昏迷。 黄金 寒水石 石膏 滑石 磁石 升麻 玄参 甘草 犀角 羚羊角 沉香 丁香 朴硝 硝石 辰砂 木香 麝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