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是书写或隽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亦有少许的记事文。 而今,甲骨文的书法艺术尚属草创期,诸家所书作品虽有工稳古雅之趣,但甲骨文中特有的苍朴古拙与方刚道峭之气,尚未表达出来。作者近年来对甲骨文书法作了一些探索,编成此微信,抛砖引玉,以期同仁共进。图片来自网络 ...
甲骨文字大体上有契刻体与笔写体两种书体,文字风格衍变可以说是由契刻体向笔写体方面发展的。董作宾据殷代卜辞,把占卜人群,分为五个时期。以甲骨文字变化,书体变迁,追溯时代,以十干十二支常用字为例,阐明其字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变化过程中,发现了各期甲骨文书写风格不同,各有...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目前殷墟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书体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
作者:姚泽民,1950年生,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安阳书画院原副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文:甲骨文,艺道同行。 作者:潘锦玲,女,1951年生,澳门特区政府颁授文化功绩勋章获得者、中国书画世界行澳门交流会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
作者:魏峰,1942年生,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甲骨文艺术贡献奖”荣获者。 释文:百姓小康逢时雨,九州安定沐春风。 作者:刘继贤,1942年生,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释文:天道酬勤,宁静致远。 作者:韩志强,1943年生,上海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甲骨文...
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甲骨文的最早发现时间应该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的洹河...
溯古追今——第三届甲骨文书法遗韵展 导 读 社会发展需要人去推动,历史前进需要人去创造,文化传承需要人去创新,艺术繁荣需要人去推广。特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些“冷门、绝学”的事项,譬如甲骨文的研究探索与甲骨文书法的推陈出新,更需要一部分认知敏觉、思想超前且敢于担当、勇于开拓的人去完成。这是对...
今天为大家整一篇“猛料”:从甲骨文开始至现代,汇编中国五千年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书家和名作。请挨个翻一遍吧,一来大概知道中国书法主流人物和作品,二来您知道他们的书风面貌,三来找到您喜欢的方向,为您的书法学习寻找参考…题外话不多说,一次读不完,收藏好下次接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