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若是单单只针对“物物而不物于物”,则可翻译为——驾驭外物(物欲),而不为外物(物欲)所驱使。也就是所谓的,超越物质追求,不屈从世俗束缚,追求内心自由和平静。事实上,若是想给《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中的“物物而不物于物”这一思想,寻找思想源头的话。在笔者看来,大致是可以追溯至庄...
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意思是以物喻人,而不是物品本身。它指的是强调物以外的东西,比如力量,思想,价值观等。这是一种试图将其他形式的思想价值传达给读者的比喻表达方式。 物物而不物于物不仅可以用于文字,也可以用于画面。比如画一头温柔充满爱意的母亲牛,就可以表达母爱;画一只宁静节制的白鹭,就可以表达被镇压的心...
整句释为: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物物而不物于物:驾驭外物(物欲),而不为外物(物欲)所驱使。出自《庄子·天下》。原文:有人在于屋者,见一蛇从径中来,骤与之遇,自谓持竿不动,以待异物,不知为蛇所惊;又谓其不动,乃复举竿,亦不知为蛇所惊,此其所以异于常人也,以其无变化之道...
解析 语出《庄子·山木第二十》:原句为: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释为: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结果一 题目 物物而不物于物是什么意思? 答案 语出《庄子·山木第二十》:原句为: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释为: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相关...
“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是:使用外物,而不是被外物所役使。解释:前一个“物”是动词,表示役使、使用、支配的意思;后一个“物”是名词,表示外物、人以外的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整句话表达的是一种对待外物的态度,既不被外物所役使,要能主宰外物,成为外物的真正主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人的一生:如果一个...
一种是迷失于追逐身外之物,而忘记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种是沉迷于享受身外之物,而忘记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他看到了人们被物束缚、物于物的悲哀。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声、财货等都不如身家安康、...
“物物”的意思就是以物为物,这就是说物就是物,没有人为的东西施加于其上,纯然本然地支配、役使外物。第三个“物”是动词,意为“物役”;第四个“物”为名词,同第二个“物”,也是普通之“物”。“物于物”的意思就是被物所物役,这就是说人对物的追求导致了人被物所役使、所支配,成了物的奴隶。
物物而不物于物 文/正岩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是,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无独有偶,古代一些思想家也有类似的观点。管子有言,“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荀子也讲:“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这些都是在劝诫人们既能“物物”,掌握运用“...
“物物而不物于物”揭示的正是一种平衡之道,当秤盘里的“物物”过重,发生倾斜的时候,“不物于物”的提醒就变成了“另一种秤砣”。技术的发展,工具的更新,使人们的“手”得到解放,变得更长、更有力,很大程度上不再受外物局限、束缚、牵制、羁绊。既能很好地“物物”,享受“物”带来的便利、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