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6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孟华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全球绵羊和山羊全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揭示其趋同进化特征》(Structural variant landscapes reveal convergent signature...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孟华教授团队在《通讯-生物》(Communications Biology)发表论文,以绵羊为模型揭示了哺乳动物利用脂肪组织适应极端环境的潜在机制。为了适应温度变化与食物来源的不稳定性,动物进化出了特异性的器官或组织以及相对应的生理功能。棕熊在长达六个月的冬眠期依靠褐色脂肪产热来维持体温。...
绵羊的尾型是一种重要的表型性状,尾脂羊为满足人类早期的脂类需求提供了大量脂肪,而且也为绵羊抵御极端寒冷的环境储存了能量,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高脂类羊肉需求的减少,过度尾脂沉积反而会增加饲养成本,因此,研究绵羊尾部脂肪沉积的分子调控机制对培育瘦尾以及低脂肉用绵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绵羊...
李孟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A类,2020年)、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2020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A类, 2011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年)。主要从事“绵羊遗传与种质创新方向”研究,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Current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
绵羊的尾型是一种重要的表型性状,尾脂羊为满足人类早期的脂类需求提供了大量脂肪,而且也为绵羊抵御极端寒冷的环境储存了能量,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高脂类羊肉需求的减少,过度尾脂沉积反而会增加饲养成本,因此,研究绵羊尾部脂肪沉...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反刍动物瘤胃反刍功能的遗传和细胞学基础,解析了不同发育阶段绵羊和山羊瘤胃细胞功能及基因表达谱的转变,为研究反刍动物瘤胃细胞异质性和各阶段基因趋同表达机制,关键细胞类型及其与微生物的互作机制提供了重要科学理论依据。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邓娟(现四川农业大学...
通过组装高质量染色体水平的盘羊、西藏绵羊及其杂交F1代全基因组,研究发现从山羊到家羊发生了三次染色体融合事件,揭示非同源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上同源DNA元件之间的序列特异性识别可能是其染色体融合的分子基础。具体的讲,盘羊的两对中间着丝粒染色体(LG01和LG02)分别源于山羊的1号和3号、5号和11号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孟华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全球绵羊和山羊全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揭示其趋同进化特征》(Structural variant landscapes reveal convergent signatures of evolution in sheep and goats)原创性研究成果。
已有的研究表明绵羊在从其直系祖先亚洲摩弗伦(Asiatic mouflon, Ovis orientalis)驯化后,在扩散过程中绵羊属的非驯化祖先物种对绵羊的种质资源形成具有贡献,但仍缺乏深入的理解。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孟华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杂志《分子生物与进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发表题为“Deep ...
因此,西藏绵羊可作为模式动物来研究史前人类迁徙走上青藏高原的历史进程和家养动物的高原适应性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孟华研究组通过收集遍布青藏高原的986只西藏绵羊(Ovis aries)和4只野生盘羊(Ovis ammon)样本,利用全基因组序列、绵羊全基因组基因芯片分型、线粒体和Y染色体遗传变异,并结合动植物考古遗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