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出家后用最简单、最原生态的方式来做书写字。考虑到李叔同人生变化对他书法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在分析李叔同的字时就必须以超越艺术,体会人生,感知洞察人心,并以佛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来全面审视他的书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对其书法的分析才会更全面,才更有高度和境界。这里就引出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
李叔同生于清朝末年时期的富贵人家,自幼即展现出过人的聪明才智,六、七岁时诗文出口成诵,十多岁时书画篆刻即闻名乡里,青年时期,博学多种书画曲艺,是不折不扣的风流才子。李叔同早期的书法,以魏碑为主,骨格硬朗,势张力沉,铮铮似有金属的质感。行笔刚健有力,提按明显,点画斩钉截铁,雄强沉厚,结体严谨...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同样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将儒家的谦恭、道家的自然、释家的静穆蕴涵书艺之中,闻字犹闻佛法,爱而宝之者顿生欢喜心,得者珍如拱壁,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弘一和他的书法亦谓国之至宝,华夏之光。
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书法艺术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从李叔同书法风格的转变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到佛教“一切皆空”思想对他所产生的影响,书法风格的转变也体现出他在感悟佛家所给予他的超逸的处世态度。 李叔同书风的形成,是基于他扎实的书法功底,广博的学识修养,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佛教思想对他的巨大影响更是主要因素。他的书法经历了数载的锤炼与打磨,是其人生...
李叔同8岁时便开始学习《四书》《左传》《孝经》等书,同时学习书法、篆刻等技艺。13岁时开始研究各朝书法,主要研究的是魏书,他也开始闻名于乡。。李叔同很小便受到严格的教育,这对他养成严肃认真的习性有着极大的好处,也有助于日后在艺术领域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少年的李叔同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内心也开始变得有...
论李叔同书法艺术的含蓄美 □冯天奇 一、李叔同书法的风格特色 李叔同多才多艺,出家后“以书弘法”,所有艺术中唯独书法相伴他一生。他的书法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在出家以后,即“弘一体”。他的这种书体摒弃了所有外在形式上的姿态和笔触上的变化以及张扬的个性,从而形成简练、空灵、内敛、含蓄的书法风格。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1918年8月19日出家,法名演音,即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弘一大师,晚号晚晴老人。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
欣赏谢无量的书法,也与李叔同大致同理,谢无量书法虽没有李叔同那般高深的佛教境界,但谢无量作书所秉持的艺术理念也是追求返璞归真之美,追求散淡、随性的艺术气息。 谢无量的书法与李叔同的书法虽然都力求质朴,但他们的书法风格却并不相同。李叔同的书法几乎摒弃了所有的技法,力求至简与本真。谢无量的书法却于“稚、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