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神秀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经常代弘忍讲道,大家并不在意慧能的评价,毕竟他只是一个捣米的小僧。于是,慧能也提笔写下了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将这首诗写在神秀的诗旁。第二天,弘忍大师私下找到慧能,看到他正在舂米。他赞叹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表达的,是一种悟道修行的高境界。这可以理解为人无物,物无人,一种万事皆空的清净、“无为”状态。禅宗和儒道文化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的差别。禅宗将一切的现象均视为一种“空”。在禅宗看来,一切皆为六根(眼、鼻、耳、舌、身、意)所感知的对...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一首佛教偈子,出自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因了一个非常有名的禅宗分裂故事,这首偈子广为流传。因为耳熟能详,我们就先大致交代一下。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夺得天下。唐高宗时期,双圣临朝,佛教在大唐兴盛繁荣。其时结合中国本土哲思的禅宗大放异彩,无数信众修行。咸亨三年(672),禅...
当天半夜他就执灯在廊壁上作了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第二天五祖就看到了那首偈颂,于是告诉弟子们应当对偈焚香恭敬礼拜,大家都诵持这首偈颂,就可以见到自性。弟子们读诵此偈后,都赞叹说:很好!夜半三更,五祖把神秀叫进法堂,问道:那首偈颂是你写的吗?神秀...
让我早日得到解脱啊,你可千万不要忘了。”“一切随缘。”对着去取笔砚的张日用,惠能自语道。不一会儿,张目用回来了。惠能一句一句,将他的诗偈念了出来。张日用一字一字,将惠能的诗偈写在墙上。那诗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明日更新。#深度好文计划# ...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佛教禅宗的故事:当日惠能,寻师至韶州,听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传法,于是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渐老,想找一个可以传承衣钵的人,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偈陀),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菩提本来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空无一物,哪里会染上尘埃。这几句偈并不是凭空而来,背后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佛门五祖弘忍大师为了选出合适的接班人,有一天,就把弟子们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典故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于《坛经》,它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无数迷茫的人点亮了一条明路。 出自典故: 话说,禅宗第五祖弘忍年纪已大,想传衣钵给大弟子神秀,便让他作偈(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以此考查他对教义的禅悟。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宗五祖弘忍认为慧能的佛偈深得佛法中的“顿悟”之妙,于是将禅宗的衣钵传授给了慧能。因为担心神秀不服气,暗中会谋害慧能,弘忍完成传法后,让慧能连夜回到了他的家乡岭南,后来慧能在南方弘扬佛法,成为禅宗六祖。 这个故事,出自《六祖坛经》,这本经书,是六祖慧能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在后来...
“咳——”慧能大喝一声,打断他的话:“影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影隐一愣,随即,本来已经奄奄一息的他,脸上突然射出夺目的光华。在六祖的激发下,他,豁然开悟了!彻悟的光辉,照亮了他的生命。他如梦似幻地说道:“南无六祖大师……”慧能如释重负,欣慰地笑了,一步步向他走去。影隐急忙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