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眼界甚高,曾熙学书最初从篆隶入手,秉持“求篆于金,求分于石”的理念,遍习商周鼎彝和秦汉刻石,后遍习魏晋南北朝诸碑,晚年作书辄以篆籀笔法为突破口,作为统摄各体的津梁,认为“以篆笔作分,则分古;以分笔作真,则真雅;以真笔作行,则行劲”。曾熙所书各体均有古雅生动之趣,成为近代罕有的五体兼擅的...
在曾熙心目中,无论楷书以何种形象与风格出现,但其笔力本于篆隶,临楷书之前,需在古篆分隶上下功夫。至于小楷的临习,曾熙“临小真书,不易精进,以其运指不运腕也。必取各碑方寸之字,拓之至数倍之大,笔酣墨饱,挥洒淋漓,然后腕不悬而自空,力不使而自出矣。”在曾熙的概念中,就楷书而言,无论北碑南帖,均有...
早期对《夏承碑》的研习成为曾熙学习篆隶的重要基底(图9),也成为我们研究曾熙隶书演变的一条线索。 图8 曾熙“雅量涵高远,清言见古今”隶书五言联,1903年 图9 曾熙早年隶书扇面 综上,何绍基对曾熙早年书法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方法和观念上,随着时间的积淀,曾熙对何绍基之于自身艺术塑造的借鉴价值也更加明晰,最终促成...
摘要: 民国之初,曾熙与李瑞清合称"南曾北李",擅名海上书坛,声名可谓如雷贯耳.李瑞清擅大篆,曾熙擅分隶,他曾自诩"近代古篆,自推梅庵首屈一指.若夫分隶,则老夫亦有一日之长"1.事实上,曾熙的楷书亦在坊间流传颇多,特别是家传,墓志铭,碑记,寿文等应制类作品在当时非常走俏,不少被出版社作为字帖范本广泛发行....
曾熙楷书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取法南北朝的大楷,尤以南朝《瘗鹤铭》和北朝《张黑女墓志》等碑碣志铭为主要取法对象。第二种是熔铸钟王的小楷,又加以碑意,呈现出碑帖融合的笔墨意趣。第三种是沟通碑帖的中楷,其传世作品中以墓志铭、家传、碑记等实用性作品为典型。他反对清中期乾嘉学派代表人物、北碑...
曾熙书法造诣极深,与李瑞清有“南曾北李”之誉。胡小石曾言:“衡阳曾农先生事《大王》,以《鹤铭》合《黄庭》,以《王基》人《戎路》,上通《夏承》《华山》,蔡学复明于世。”此作临墓《荐季直表》《力命表》《黄庭经》的部分,再以魏晋小楷为基础,多元地融入碑学特质,糅圆润典雅、空灵散逸为一体,碑帖相合...
曾熙「临钟繇王羲之帖」江苏省美术馆典藏,曾熙,小楷,清朝,王羲之,临钟繇,书法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江苏省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