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应该以直报怨,而老子却在《道德经》中说: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难道老子真的提倡不辨是非吗? 当然不是这样子,孔子说以直报怨,老子说以德报怨,这是两个时段不一样。各位一定要搞清楚,老子是事先防范,我为了不会引起任何的怨恨,我施德来把它消弥掉,那是讲怨恨产生之前的事情。怨结了以后,那就不能...
明显不能,因为他的“德”是分对象给予的。对我不好的人,我就不会对他表现出德;对我好的人,我才以德来对待他。 所以孔子的“德”与老子的“德”并不一样,他是把“德”当成了一种有价值的商品,用于交易交换,而不是品性的自然呈现。 就像别人对我笑,我才对他笑,这便是把笑容当作了交换,而不是内心欢乐...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意思是如果用德来对待别人的怨,怎么能算是妥善呢?出自《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焉(或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大小多少”(大小多少出自六十三章,后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翻译:...
哪里(安:岂、怎么)能够(怎么可以)称得上是善言、善行(大善之举)之人呐(想起那个鼓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人,无耻的给你描绘一个虚幻的未来,然后让你心甘情愿的牺牲现在,奇葩的是,居然有那么多人还真信了,一幅完美的骗子和
而严灵峰先生认为“报怨以德”应在“安可以为善”句上。最后文作就是我们看到的版本。现在来看七十九章...
类比扁鹊和他哥的医术,老子认为“以德报怨”是有病才治,落入下乘,而“执左契”“善”是治病于...
释义: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妥善的办法呢?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译文: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有残余的...
(疑惑)报怨以德,安..百度知道的答案:老子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nb
其一、《道德经》七十九章:“和大怨 ,必有余怨 ,抱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据说这句里的“报怨以德”是后来陈鼓应等学者们加进去的。认为“报怨以德”在六十三章不合理不合章法。当然,“抱怨以德”至于到底是在六十三章,还是在七十九章。暂都不论。且听慢慢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