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选自《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
“打草惊蛇”是成语故事 打草惊蛇这则成语原意为惩办某人或某一些人,却使有同样情况的人受到震动,引起警惕。现用来比喻行动做事不缜密,致使对方觉察到了其秘密的意图而有所防备。 【成语】:打草惊蛇 【读音】:dǎ cǎo jīng shé 【释义】: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做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 第1篇 五代十国时候,南唐有个叫王鲁的人,在当涂县当县令,王鲁贪心很重,到处收受贿赂。有一天一大群老百姓拥进县衙们,王鲁暗暗吃惊,以为百姓们找他算账来了。原来百姓联名递状控告他手下的主簿,王鲁接过状纸,只见上面列举了这个主簿许多罪状,百姓们强烈要求王鲁把他的主簿依法严办。 这个主簿...
成语打草惊蛇的故事“打草惊蛇”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做事不谨慎,惊动了对方,使对方有所警觉。 这个成语的故事最早出自于宋代郑文宝的《南唐近事》。传说南唐时期,有一个叫王鲁的县令,他平时贪污受贿,是个贪官。有一天,王鲁得知上司要来视察,他担心自己的贪污行为被发现,于是在县衙的墙壁上写了“县令本是大贪官”...
“打草惊蛇”这个成语故事最早出自于宋代郑文宝的《南唐近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南唐时期,当涂县令王鲁贪赃枉法,肆意搜刮民财。一天,县衙差役奉命去催收赋税,他们来到一个村子,挨家挨户地收起钱来。村里有个农民,家中一贫如洗,根本拿不出钱来。差役见他交不出钱,便气势汹汹地将他毒打了一顿。 农民...
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成语故事】: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
所以王鲁十分惊恐,吓出了一身冷汗。王鲁边看状子边想,如果受理此案,再往深查,那他自己便暴露无遗了。于是他想压下状子,不让上司知道,就提笔在案卷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说:你们虽然告发的是我的部属,可是我已经感到事态的严重了,就像打草的时候惊动了草里面的蛇一样啊。
打草惊蛇,汉语成语,拼音是dǎcǎojīngshé。意思是打的是草,却惊动了藏在草丛里的蛇。比喻做事不密,致使对方有了警觉和防范。出自《南唐近事》。 《南唐近事》的作者是郑文宝撰,著名宋元笔记小说家,郑文宝字仲贤,一字伯玉,汀洲宁化(今属福建)人,郑彦华子。郑文宝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师事徐铉,仕南唐为校书郎...
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 【典故】南唐时,有个叫王鲁的人,为当涂县县令。他爱财如命,大肆搜刮民财,贪赃枉法,全县的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县衙里的官吏也学他的样子竞相贪占,对百姓敲诈勒索。五代十国彩绘文官陶俑 一天,百姓联名写了一份状子,控告县衙主簿营私舞弊,贪赃受贿。王鲁一看状子,真有点不寒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