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芯片上实现超低损耗的慢光效应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光元团队提出在光子芯片上减慢光速新方法,有望极大地提高慢光光子芯片器件的性能,并在光传感、光通信、光计算和光缓存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也将为慢光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纳...
他们通过实验测得,在可见光波段,他们的超构表面可以实现光速被减慢1万倍以上(约30公里/秒以下)的同时,其品质因子高达2750,是现有纪录(483)的五倍以上,这意味着损耗低至现有纪录的不到五分之一。 李光元团队的这项研究为在光子芯片上实现高效的慢光效应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也为光子芯片在光传感、光通信、光计...
在这种情况之下,等离激元超构表面的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品质因子(Q 值)极低甚至低于 20,从而导致慢光系数仅有 40 左右,这意味着光速只能被减慢 40 倍。 为了降低材料的吸收损耗,2014 年有研究人员采用全电介质超构表面,来实现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即利用两个米氏局域模式之间的法诺共振,让 Q 值达到 380 左右。
在这种情况之下,等离激元超构表面的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品质因子(Q 值)极低甚至低于 20,从而导致慢光系数仅有 40 左右,这意味着光速只能被减慢 40 倍。 为了降低材料的吸收损耗,2014 年有研究人员采用全电介质超构表面,来实现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即利用两个米氏局域模式之间的法诺共振,让 Q 值达到 380 左右。
针对超构表面(Metasurface)采用类电磁辐射透明(EIT)现象实现慢光效应所面临的高损耗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晶格共振与晶格共振发生耦合诱导产生的新型类EIT现象,抑制了其损耗,从而在100纳米高度的硅纳米柱阵列上实现了慢光效应(光速减慢了1万多倍)。同时,研究在实验上测得高达2750的超高品质因子,数倍于现有纪录(483)...
同时,纳米结构对于光的面内散射,能被阵列中的其他纳米结构捕获,这样一来光子寿命就能被延长,散射损耗也会被极大抑制。 进一步地,这种依靠两种米氏表面晶格共振实现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就能拥有超高的 Q 值。 据介绍,该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超构表面的损耗抑制机理。就本次研究来说,他们最初希望通过探索米氏电四偶极...
然而,金属材料的吸收损耗、以及纳米结构的散射损耗都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之下,等离激元超构表面的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品质因子(Q 值)极低甚至低于 20,从而导致慢光系数仅有 40 左右,这意味着光速只能被减慢 40 倍。 为了降低材料的吸收损耗,2014 年有研究人员采用全电介质超构表面,来实现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即利...
针对超构表面(Metasurface)采用类电磁辐射透明(EIT)现象实现慢光效应所面临的高损耗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晶格共振与晶格共振发生耦合诱导产生的新型类EIT现象,抑制了其损耗,从而在100纳米高度的硅纳米柱阵列上实现了慢光效应(光速减慢了1万多倍)。同时,研究在实验上测得高达2750的超高品质因子,数倍于现有纪录(483)...
在光学系统中,光损耗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里德伯原子辅助光力系统在长距离光传输和信息处理中,光能的损耗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挑战。通过光学材料的优化、能级结构的精密调控和光场传输技术的改进,可有效降低光损耗,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 3. 实验验证与工程应用 里德伯原子辅助光力系统在实验室中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慢光效应的未来趋势 未来,慢光效应将会在光通信、光计算和光传输等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时,由于慢光效应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损耗的优点,因此在敏感性检测、光学传感和光学变换等领域中的应用也将会增多。预计未来,慢光效应将会成为光学计算和光学传输中的关键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