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桥保,哲学博士,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强青年拔尖A类人才,嘉庚创新实验室荣誉研究员。2016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刘美林教授课题组访学;2016 年至今在厦门大学工作。 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二次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优化及其储能过程中的构效关系解析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
近日,吉首大学吴贤文教授课题组联合厦门大学张桥保教授和华北理工大学何章兴教授等团队从锌负极基底材料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锌负极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并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锌金属负极的基底材料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包括使用碳材料作为基底...
韩佳甲,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特任副研究员,2011-2012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以及新型能源材料的设计和机理研究,包括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Sci.、Acta M...
张桥保,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强青年拔尖A类人才,嘉庚创新实验室荣誉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刘美林教授课题组访学,2016 年至今在厦门大学工作。主要...
张桥保,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强青年拔尖A类人才,嘉庚创新实验室荣誉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刘美林教授课题组访学,2016 年至今在厦门大学工作。主要...
然而,探索具有正确尺寸以可逆容纳大尺寸钾离子的电极材料是一项重大挑战。此外,高性能钾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储钾反应的微观机制和起源仍然难以捉摸。为此,北京理工大学邵瑞文助理教授联合厦门大学张桥保教授、东南大学徐峰教授及香港城市大学董立新教授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不同尺寸的四方FeSe纳米薄片用作钾离子电池的负极,并首次...
厦门大学张桥保教授等关于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揭示液态介质中纳米结构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动态氧化蚀刻机制展开综述。 纳米结构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化蚀刻在半导体工业相关的许多化学合成和材料加工领域中起着基础作用。因此,深入理解氧化蚀刻机理对于设计各种纳米材料以供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原位液体池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具...
part2:21:00-22:00,厦门大学 张桥保 教授张桥保教授是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强青年拔尖A类人才,嘉庚创新实验室荣誉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二次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优化及其储能过程中的构效关...
2016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刘美林教授课题组访学;2016 年至今在厦门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二次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设计优化及其储能过程中的构效关系解析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研究。2014 年以来共发表SCI学术论文130 余篇,总引9000余次,ESI高引21篇,H 因子5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 (含共同) 在...
韩响,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与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从事高比能锂电池材料设计、界面调控和电池性能研究,在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与氧化物正极共格界面的构筑,界面的离子传导和力学模量性质,以及各向异性膨胀的晶体硅负极的体积变化抑制策略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