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秩序格局是新公共管理嵌入行政吸纳社会的结果。 在慈善生态系统中,中国政府一方面强化行政吸纳社会的“限制”策略,另一方面借鉴新公共管理完善“利用”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对慈善组织的“分层控制”策略,进一步拓展了行政吸纳社会的理论内涵与现实实践。 ▲本文经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文1....
利用新公共管理的技术手段,借助社会企业这个“抓手”,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控得到了商业力量的(无意的)支持,行政吸纳社会也因此更加完善更加有效了。 主流公益模式批判 何为公益?公益何为? 公益是利他的事业。何谓“他”?“他”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个人,“他”是与我相对的一切,我之外的一切。“他”可以是个人、群...
为了消除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有的研究者在“进口”的术语前加修饰词,如“国家领导的公民社会”[39];康晓光等则另辟蹊径,提出“行政吸纳社会”理论;近年来,胡鞍钢、王绍光等又提出了全新的“人民社会”理论[40, 41]。 改革开放以来...
这些观点出现在如下论文中:“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再论‘行政吸纳政治’”、“中国:90年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论合作主义国家”、“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文化民族主义论纲”、“中国特殊论:对中国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它们大多数发表在北京的《战略与管理》上,一篇发表在...
具体说来就是,承续儒家道统,建立儒家宪政,把中国政府的正当性建立在对中华五千年道统的继承和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吸纳之上。在宪政结构下,宪法原则采用儒家义理,建立强有力的宪法审查制度,在此前提下,儒家可以吸收多党制、竞争性的普选制度、权力分立、有限政府等理念和制度,进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民主要素的引进,...
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国家与社会关系” 、“儒家宪政”、“非政府组织”。 代表作为《邓小平时代》、《君子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儒家宪政论纲》、《仁政》、《行政吸纳社会》、《起诉》等。 论文发表于《战略与管理》、《社会学研究》、《中国软科学》、《二十一世纪》、《中国社...
《行政吸纳社会:当代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中国归来》 《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 《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 《NGOs扶贫行为研究》 《法轮功事件透视》 《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 ...
《行政吸纳社会:当代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中国归来》 《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 《仁政——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 《NGOs扶贫行为研究》 《法轮功事件透视》 《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 ...
作者简介:康晓光,男,1963年生,辽宁沈阳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国家与社会关系”、“儒家宪政”、“非政府组织”。代表作有:《儒家宪政论纲》、《仁政》、《行政吸纳社会》、《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