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遗址众多,分布于全县多个乡镇,时代从宋元到明清,形成以白瓷为特色的窑址群,屈斗宫德化窑遗址是宋元时期德化窑的代表性窑址。该窑址位于德化县城龙浔镇宝美村破寨山的南坡上,为元代窑炉遗址。窑炉全长57.1米,宽1.4—2.95米,为带有隔墙的分室龙窑,共有17间窑室、14个窑门。...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于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提升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包括三班、盖德、龙浔、浔中4个乡镇宋至明代的窑址。其中,屈斗宫古瓷窑位于龙浔镇宝美村的破寨山,是宋元时代的瓷窑遗址,窑基长57米,...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1954年以来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德化县以及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厦门大学等单位先后调查了屈斗宫、十排格等处窑址。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和厦门大学联合发掘了屈斗宫和碗坪仑二处窑址,出土了6000多件完、残器物和烧制工具。屈斗宫德化窑遗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1976年,位于德化宝美村的破寨山,发掘出了宋元时代的屈斗宫古瓷窑遗址。这座古瓷窑规模庞大,长达57米,共有17间窑室,出土了6700余件瓷器标本和烧制工具。这些瓷器产品涵盖了高足杯、粉盒、军持、花瓶、小口瓶、飞凤碗、莲瓣碗、盖壶、弦纹洗等多种类型。其中,一些瓷器盒盖上刻有“长寿新船”的...
1.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分布于浔中、盖德、三班等地,共发现窑址200多处。2. 该遗址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北宋时期以生产白瓷为主,南宋时期以生产青铅帆釉瓷器为主,元代以生产白釉瓷为主,明代则以生产低铝高硅的“象牙白”和白瓷著称。3. 这些瓷器以高质量而闻名,是中国外销瓷...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的发掘情况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此次发掘中,共发现三座龙窑,包括两种形式:斜坡龙窑和分室龙窑。斜坡龙窑发现于碗坪仑,其中两座为残破状态,坡度约为10度。分室龙窑发现于屈斗宫,保存相对完整。该龙窑沿山坡建造,坡度在12度至20度之间,总长度为57.1米,宽度为1.4至2....
屈斗宫古瓷窑址因窑址附近昔有屈斗宫小庙而得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2008年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先后被国家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和“十二五”时期15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库。 这座于1976年由省、地、县和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发掘的宋元古窑址,东西宽约300...
位于德化县浔中乡宝美村破寨山西南坡的屈斗宫窑址,自1954年起,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以及德化县、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厦门大学等单位对其进行了调查。1976年,福建省博物馆与厦门大学共同对屈斗宫及碗坪仑两处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揭露了一条约57米长、1.4至2.95米宽的窑炉,包含17间窑...
自宋代起,德化瓷器便开始远销海外,至今已遍布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1976年,德化宝美村破寨山一处重要的考古发现震惊了学术界——宋元时期的屈斗宫古瓷窑遗址。该窑基长达57米,包含17间窑室,出土了6700多件瓷器标本与烧制工具。这些出土文物涵盖了高足杯、粉盒、军持、花瓶、小口瓶、飞凤碗、莲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