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史景迁:《王氏之死》 相关视频 00:09:01 [读书]艾蒂安·居永/若泽·比科/艾蒂安·雷加/伯努瓦·罗曼:《优雅的物理》 00:08:56 [读书]《大家》 00:08:45 [读书]《大家》 00:08:33 [读书]《收获》 00:08:56 [读书]《收获》 00:08:55 [读书]《十月》 精彩推荐 00:01:12 上海广...
王笛:我认为,关于中国历史的微观研究取向的研究,就是史景迁的《王氏之死》了。《王氏之死 》 早在 1978 年就出了英文版 ,此前我已经读了很多遍 ,在美国给本科生开 “中国史 ”课 ,以及在华东师大给研究生讲“大众文化史 ”时 ,我都将本书作为必读书 。 上世纪 70 年代,微观史学在西方还没有兴起,虽然...
【转】史景迁 :《王氏之死》序 作者简介:史景迁(Jonathan Dermot Spence,1936年—2021年),耶鲁大学历史系斯特林讲席教授,曾任美国历史协会会长。代表作:《王氏之死》《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康熙》以及《利玛窦的记忆宫殿》等。曾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7)、古根海姆奖和麦克阿瑟奖。本书以 17 世纪中国北方一隅...
妇人王氏,一个疑案记录中昙花一现的受害人,在飘雪纷纷的夜晚,惨死于丈夫之手。 利用县官回忆录、地方县志与《聊斋志异》,史景迁还原了17世纪末这个边缘县城的生存样貌:普通百姓挣扎于战乱、贫困和地方暴力中,没有官场人脉帮忙应对,也没有强大的宗族可以倚赖;无名女性没有法术和金钱做靠山,婚姻可能是毫无欢乐的陷阱,...
--史景迁《王氏之死》 中国的史书有一个特点,微观描述不多。 像云梦秦简那种从细节体现帝国运行情况的作品,非常罕见。 史景迁作为一位研究中国史学的外国人,从庞大的史料中寻找一点点细枝末节,尝试用一个虚构的故事来表述真实的中国历史。 故事选材的时代,恰逢蒲松龄的生活时代。 他用一个私奔女子后来被丈夫私刑处死...
本书作者史景迁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清朝初年一件不起眼的杀妻案,以此为切入点,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勾画出一幅明末清初山东农村的社会画卷;并用“讲故事”式的手法使读者沉浸于书中所描述的年代与环境。 一、王氏之死: 1671年的一天,不堪忍受的王氏跟人私奔了。在私奔的路上,王氏就被情人所抛弃。她不得不...
《王氏之死》篇幅不大,再现的是清初山东剡城、淄川农村人民的。主角之一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最后却惨死在丈夫手下。作者史景迁则一向偏重在文学性的叙事,试图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在僵化的史料背后,重新塑造或捕捉逝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以资料而论,《郯城县志》和其他几个地方的方志,是本...
史景迁在著《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一书时遵循了西方汉学研究的传统:注重历史个案的考察,同时又常以宏大的历史叙事来承载其研究的成果。王氏则是在社会动乱下的个例,史景迁在前言中道,“这本书以王氏结束正如以她开始一样。……,她把我引向郯城和进入郯城悲哀的历史”。史景迁通过引用了大量原始史...
最近读史景迁的《王氏之死》,这本书的情节发生于1668年至1672年间的郯城,记录的是这个偏远小城里的老百姓。史景迁是西方汉学家中的微观史学代表人物,其微观史代表著作就是这本《王氏之死》。 这本书主要依据...
史景迁擅长以西方人的视角和思维,参与到华人在特定历史环境的活动,探讨不同文化的异同与困境。他总能将错综复杂的人物和史事,讲述为雅俗共赏、耐人寻味的故事。让人一旦捧卷阅读就不愿丢开。 《王氏之死》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只要翻开这本书,你就想一口气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