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
太守令作文以记凌虚台之建成,苏轼则围绕兴废成毁的自然之理展开议论,指出帝王的宫殿尚且废毁,“而况于此台欤”,表明人世间值得追求的绝不是一座高台。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建台的意义,也是对太守的讥刺示例二:作者在第三段中展开的废兴成毁之论,是由太守命名“凌虚”而来,随势生发。由物之兴废而兼及人事之得失,...
6.作者在文末把修建凌虚台的意义和价值化为子虚乌有,从根本上否定了凌虚台的修筑。这种写法古人称为“化有为无”。委婉含蓄地批评了修建凌虚台的陈太守,指出凌虚台的修筑无补于民。本文由山筑台、由台而化、由化变无,层层紧扣、环环深入,名为替凌虚台作记,实则是化台为无,令人惕然移觉、回味无穷。【参考译文...
(13 分) 凌虚台记 苏轼 ①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 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 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②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
《凌虚台记》原文 宋代: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出仕,任凤翔签判。嘉佑八年(1063年),凤翔太守陈希亮在后圃筑台,名为“凌虚”,求记苏轼,于是苏轼便作了这篇《凌虚台记》。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
苏轼「凌虚台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野田,嘉佑,汉武,太守,北宋,台北市,弦乐器,凌虚台记,中国传统音乐,台北故宫博物院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凌虚台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反映了苏轼思想中对生活积极乐观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一面。作品原文 凌虚台记 国¹于南山²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