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强调“得、失“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出自:《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全称《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
药王孙思邈有句名言“有一技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他常常因为一个单方、一味药物、一种炮制方法,不远千里,虚心向人请教。温病四大家之首叶天士为了学好中医,拜了十七个老师,融各家各派学说为一身,终成一代医学宗师。中兴广场东侧...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发扬钉钉子精神,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结合师市实际,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工作当中,着力拓展民生水利发展实质,扎扎实实让党的...
诸1、 用于句中,“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② 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①王
富二代的孩子并不一定能成为富三代,俗话说,穷富不过三代。 一个人在富足下便已失去了进取心,又没有适当的教育去培养下一个接班人,从而导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中国更讲究传承,尤其是事业的传承,使得下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压根感受不到危机,自然也不会强迫自己去承受更大的压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文言文 “之”“其”“而”“则”“乃”“以”“于”意义或用法,举出符合的句子之:1.凑足音节,无意义 2.代事或物 3.相当于“去”“到”其:1.其中 2.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 3.表修饰 4.表并列 5.表因果 6.表假设 则:1.就 2.如果 3.却 4.那么 乃:1.竟然 2.就 3.你的,你们的 4.才以:1...
“五代”的统治范围都在北方;“十国”除了北汉(沙陀人刘崇在太原建立的政权)在北方外,其它九国都是汉人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所建立的政权。 根据历史记载,“十国”中每个国家存在的时间,都长于五代中的任何一个王朝。 而且,吴越(893至978年)、楚(896至951年)、南汉(905至971年)、南平(907至963年)等国...
1、三代是虞夏商还是夏商周?时下,史学界在论及先秦史时,常用“三代”一词来指代“夏商周”。这种提法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在这里,“三代”的含义仅限于夏商和西周。不过,在先秦典籍和其他早期文献中,...
在此时,李嗣源部下亲信安重诲起到了关键作用。《旧五代史》记载,“明宗退守魏县,未知趋向。安重诲将征兵于四方,琮在帐前,历数诸道屯军及主将姓名,附口传檄,相次而至。”安重诲出面征召各地军队,他本人自然没有那个号召力,背后的李嗣源才是能够凝聚力量的核心。
与写出《法兰克人史》的格列髙利以及著有《哥特史》的卡西奥多罗斯不同,比德是一位真正的修士,他在世俗社会里没有任何职位,几乎一生不曾踏出过韦穆-贾罗;而当他埋头于学问著述之时,韦穆-贾罗这个处在西方基督教世界边缘的小修院,建立也才不过两代人的时间。比德在《英吉利教会史》第五卷末尾枚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