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和现象”是个多面体,其中的一面,是其独断专行给社会民主化、法治化进程带来的恶性冲击;而另一面,则是其依靠铁腕、强权带来的高效率。前者的负面作用不用多说,对于后者,高效率带来的那些看的见“成功”,无论是其上级政府、下属百姓,还是新闻媒体,都很难做出超越主观局限性的评价。换言之,仇和的政绩,还很难...
比如仇和曾以开明形象示人,的确不像部分官员那样总是“藏着掖着”,但他却忘了,开明同样意味着发扬民主、广纳良言——“模范遵守民主集中制”不是党员干部的一条重要规矩吗,何以在别人提出中肯批评时,就没有“民主”,只有“集中”了呢?又如仇和强调“为百姓做事”,当然是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但何以就屡屡变成了“...
最近,“仇和现象”引起了热议。所谓“仇和现象”,简言之就是指“最富争议市委书记”仇和仕途上连续“三级跳”,从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到江苏省副省长,再到昆明市委书记。对于仇和受重用,赞扬之声此起彼伏,批评声也不绝于耳。仇和工作作风的突出特点,是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不循规蹈矩,为老百姓办事急切,对干部要...
而仇和施政中的“暴力强拆”,明显是狭隘的经济效益追求,突出表现为手段和程序方面的不合法,是牺牲公民基本权利代价下对法治的“糟蹋”。第二应当坚持以法律规则为中心,严厉杜绝领导意志干预下的制度性沦落。而仇和在任期间的“瞌睡门”等事件,体现出官员的选拔、任用、处分等完全不按既定法律规则办事,权大于法,是领导...
摘要: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位曾经在一众官员中个性十足的政治强人的落马,引发社会关注。怎么看待“能吏落马”?官员有个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如何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解放日报从不同角度组织了三篇评论,聚焦“仇和现象”带来的警示。
仇和现象的具体表现 1.招商引资。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引来投资就是好猫 2.“一卖到底”。大面积拍卖公共资产 3.铁腕掀起反腐风暴。坚决查处买官卖官现象 4.干部任前公示制 5.领导干部问责法 6.公推竞选。任用宁肯用敢干事、能干事的“争议”干部,不用“宁肯少干事、甚至不干事、千万别出事”四平八稳的“...
2015-3-1807:21:44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封寿炎选稿:方翔原标题:“仇和现象”带来哪些警示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位曾经在一众官员中个性十足的政治强人的落马,引发社会关注。怎么看待“能吏落马”?官员有个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如何
一、“仇和现象”回顾(一)其人简介仇和(1957年1月-),江苏滨海人,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参加工作。现为中共云南省省委常委,昆明市市委书记。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个性官员之一,他从政以来,多次施行和发布让人惊讶和意外的政治举措和命令。有人认为他为了政绩不顾人权,也有人认为他做事铁血果断,有效地促进了...
于是,我们就有了今天的话题,谈论“仇和现象”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改革明星,仇和自然会起着样板的作用。奇怪的是,目前上上下下都在大张旗鼓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而实践上仇和的“招商引资新政”却大行其道,这未免使人感到困惑。因此,“仇和现象”就值得关注。
</Script>近日看了连续两期《南方周末》(分别为2004年2月5日和2004年2月12日)对仇和的报道,才大致了解仇和其人其事,看完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总想说点什么。我想,与仇和其人其事相类似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而且他的作法也与我十年前的农村生活经历有些相似,现在既然他在全国出了名且升了官,会不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