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气荚膜梭菌,曾称魏氏梭菌或产气荚膜杆菌,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 是临床上气性坏疽病原菌中最多见的一种梭菌,因能分解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组织严重气肿,继而影响血液供应,造成组织大面积坏死,加之本菌在体内能形成荚膜,故名产气夹膜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其中α毒素是一种卵磷脂酶,能分解卵磷脂,破坏人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引发溶血、组织坏死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水肿。β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肠道的运动神经,具有坏死功能。ε毒素则具有坏死和致死的作用。这些毒素的协同作用,使得产...
又叫C型产气荚膜梭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是大型杆菌,能产生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在动物体内及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是本菌特点之一。主要特征 本菌为厌氧菌,在马丁氏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隆起,呈明显溶血环。生长条件 在厌气肉肝汤中生长较快,如在37℃条件下培养2~...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是肌坏死(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坏死性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菌血症。但不同型别的菌株产生的毒素不同,引起的疾病也不尽相同。肌坏死(气性坏疽)主要由A型菌株引起,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分为创伤性和自发性气性坏疽。创伤性气性坏疽有明确的...
产气荚膜梭菌见图3~11。 该菌能分泌强烈的外毒素和侵袭性酶,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侵袭力,在人和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的土壤、水和空气中广泛存在,人和动物的肠道是其重要的寄居场所,一般各类粪便每克含量可达102~109个之多,但不经肠道感染宿主,只是污染外环境。由于产气荚膜梭菌是正常肠道菌群的...
产气荚膜杆菌一般是指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通常是革兰氏阳性菌。详情如下: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厌氧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的分布,可见于人畜粪便、土壤、污水等环境中。可以通过经口食入、伤口感染等方式传播。居住在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烧伤或被铁器划伤之后出现大面积创伤的患者,比较容易感染产气荚...
产气荚膜梭菌是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源、土壤、尘埃中,能以107~109/ml(g)的数量作为正常菌群存在于人肠道内。长期以来产气荚膜梭菌一直仅被认为是创伤感染病原菌,会感染伤口引起气性坏疽,死亡率高达30%。其中60%~80%的气性坏疽是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直到1945年,才证实本菌可经消化道对人体...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产生芽胞、严格厌氧及形成特殊荚膜的梭状杆菌,是梭状芽胞菌属中的主要成员之一[9,11]。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源、土壤及人和动物肠道之中 [1,2,3]。研究发现,该菌至少可以产生15种以上的毒素[11],但目前仅有5~6种毒素,即α、β、ε、ι毒素及肠...
产气荚膜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C.perfringens ●产气荚膜梭菌旧名魏氏梭菌(C.welchii)或产气荚膜杆菌(Bacillusperfringens),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粪便以及人畜肠道等中。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产气荚膜梭菌是临床上气性坏疽病原菌中最多见的一种梭菌,因能分解肌肉和结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