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开始,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以印度支那为基地,深入云南、广西等地。 结论:中法战争,表面上是清朝“不败而败”。实际上,议和是清朝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此战保住了台湾,却使越南与中国彻底脱离了关系。
中法战争“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完全是清政府在战争中始终奉行妥协投降方针的结果,清政府的妥协投降主要表现在中法战争的过程中: ①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惧怕与法国失和,采取了“不可衅自我开”的妥协退让方针,在军事上处于被动地位。 ②马尾海战前,李鸿章又奉行“未可与欧洲列强轻言战事”...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分享 手机看 1885年6月9日 《中法新约》签订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来源: 央视网 2013年05月28日 14:58 内容简介 《中法新约》中法战争不败而败 新闻栏目推荐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新闻直播间 新闻1+1 朝闻天下 ...
提起中法战争,大家恐怕都会想那句著名的“清朝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确实,在接连取得镇南关、谅山等多场胜利,且法国内阁倒台的大好形势下,清廷本可乘胜而进、一扫之前屡败于列强的耻辱,可却让人大跌眼镜地签署了又一个不平等的《中法新约》。仗打胜了还求和签约,这就是“不败而败”的由来。那么,...
造成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没有彻底击败法国的实力B. 清军备战、军费严重不足C. 清政府的腐败、妥协D. 英国支持法国,对清
为什么说中法战争中国是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 解析: 1885年,清军将领冯子材在镇南关打得法军溃不成军,并率军乘胜追击,收复谅山等地;清军、黑旗军又在临洮大败法军。中国在战争中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法国侵略者利用越南为基地进攻中国的计划,而且导致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
清史解读:不败而败的中法战争 前言 我们常常感叹岁月匆匆,但是看着年华老去却又无可奈何。但是岁月带走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容貌,还有封存的记忆,甚至还有中华千年的历史。起因 法国入侵越南以后,因为越南不敌法国,最终战败,而越南不得不签订《顺化条约》。▲《顺化条约》结果 越南成为法国的殖民地以后,和中国...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中国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本来可以取得最后胜利,最终却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最后签订《中法新约》,1885年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从此,中国承认法国吞并安南,...
今天,老冯化繁为简,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告诉大家,当时的形势是什么样的,“清廷不败而败”的说法为何不能成立。 历史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镇南关大捷 真相之一:镇南关大捷,不等于大清打败了法国。 冯子材确实率军在镇南关,打败了法军,但,那次战斗,只是一个局部取胜的小战斗,并不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可能以后在国际上的态度也会强硬起来。这不是法国希望看到的,同样也不是其他列强希望看到的,所以后来美、意、德等国家也在极力促进谈判。可以说,“中法新约”的签订,也并不全是“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大家只是各取所需罢了。这也是清朝末年,清政府唯一签订的一个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