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 丁轶,史彦 - 《学术论坛》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等级体制下的契约化治理重新认识中国宪法中的"两个积极性" 2017 - 丁轶 - 《中外法学》 - 被引量: 9 收藏相关文章 迈向国家治理新常态的中国社团管理 2016 - 丁轶,柯一鸣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12 关于...
【作者简介】丁轶,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全文共3735字,阅读时间约9分钟。 社会秩序可以分为静态秩序和动态秩序两种理想类型,静态秩序以刑法为主导制度,强调对于特定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和禁止,相比之下,动态秩序属于一种建立...
丁轶,男,1984年8月生,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为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立法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法治文化研究会理事,大连市法学... 相关图书 民法典条文对照与重... 本电子资料是《民法典条文对照与重点解读》(第二版)的配套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
丁轶,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为编辑便宜,原文引注已略去,如需了解更多,您可自行查看原文。若欲转载,请联系《交大法学》微信公众号(SJTUJDFX)。 国家认同的宪法构建:实现机制与实施路径 ◽丁轶 目次 一、制度与文化:国家认同的两重维度 (一)...
进而,不同于价值论国家主义,在如何看待和评价方法论国家主义的问题上,笔者持一种肯定的立场,换言之,笔者试图为方法论国家主义做某种程度的辩护,具体来说,在笔者看来,运用方法论国家主义的视角和思路来从事法学研究,主要具有如下两点理论意义。 1. 重新认识转型中国的法治实践 ...
这样看来,立法隐性程序的长期存在,会将最高司法机关经常性地置于立法者的位置上,“可以脱离案件事实而对法律进行一般性解释,可以通过一般性解释而扩张、限制、补充和制定法律”,但与此同时,由于司法解释的作出者相对欠缺立法者应有的宽阔视野和政治敏锐度,容易从单纯的法学教义和个案思维出发进行解释,这就有可能...
姓名:丁轶专 业:宪法学硕 导:否E-mail:性别:男学 历:研究生博 导:否系 所: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学部学 位:博士职 务:讲师 丁轶,男,辽宁瓦房店人,政治学博士,研究方向:法理学、宪法学、当代中国政治,在《读书》、《二十一世纪》(香港)等各类刊物发表文章三十余篇。
制度演进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对应到运动式治理上,尽管有侵犯个体权利、损害法律权威之嫌,但这种治理模式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征就暗示人们,它绝非是一种纯粹无效甚至不良的制度安排,相反,在具有某种弊端的同时,自然也服务于某些独特的制度目的,具有相应的...
教育背景 丁轶凡先生于 2018 年和 2021 年分别获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并于 2020 年 获得美国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执业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 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 工作语言 中文,英文 1 http-equiv="content-type"
孙建兵同志任宁波市人防(民防)指挥信息中心副主任,免去其宁波市人防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职务; 林天笔同志任宁波市人防工程管理中心不担负领导职责的五级职员,免去其宁波市人防工程管理中心主任职务。 上述同志任(免)职时间从2020年11月13日党组会议决定之日起计算。 中共宁波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 2020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