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性是一种特殊的润湿性,一般指水滴在固体表面呈球状,接触角大于150度,滚动角小于10度。材料表面能(材料表面分子比内部分子多出的能量)越低,疏水性越好,且当低表面能材料具有微观粗糙结构时,水滴与材料之间会形成一层空气膜,阻碍水对材料表面的润湿,从而形成
自修复超疏水材料根据修复机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援型自修复超疏水材料,另一种是本征型自修复超疏水材料。 1 外援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材料 外援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材料可以修复超疏水涂层材料表面的损伤,是通过微胶囊、液体纤维、自相似结构等方法将修复剂(低表面能物质)储存在超疏水材料内部。 当材料表面受到破坏...
由于超疏水表面液滴难以停留的特性,使得该表面具有防水、防冰、防雾、自清洁等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表面的超疏水涂层可以有效防止机身结冰,保障飞行性能,避免空难发生;在交通运输领域,超疏水涂层可以避免玻璃起雾,保证视野清晰,保证行车安全;在电子电气领域,超疏水涂层可以避免电路板积水,防止电子元器件短路或生锈...
疏水表面的接触角在90度到150度之间,而超疏水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度。简单来说,疏水表面是指液体在表面上无法均匀分布,而超疏水表面则是指液体几乎不能在表面停留,而是立即滑落。 二、表面特性区别 疏水表面上的液体会形成若干凸起的小水滴,而超疏水表面上的液体会形成完美的球形水滴,几乎不与表面接触。超疏水...
由以上公式可知,Wenzel状态下,增加粗糙度不会改变表面亲疏水性,只会使疏水表面更疏水,亲水表面更亲水;当处在Cassie状态时,表观接触角显著提升,更易实现超疏水状态。 2. 静态润湿状态及典型生物特征 仿生制备超疏水表面,首先要对典型生物特征进行分析,细致的观察生物宏观特性与微观结构特征之间的联系,研究相应的机理,...
超疏水的原理基于表面微纳结构的设计。通过在材料表面引入特定的微米或纳米结构,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特性,从而实现超疏水效果。以下是超疏水的两种常见原理: 1. 超疏水表面通常包含许多微米或纳米级的凸起结构。这些结构可以使水滴在表面上保持悬浮状态,而不与表面产生直接接触。这种微纳结构能够降低液体在表面上的接触面...
超疏水材料是一类对水极端排斥的材料,通常由特殊的表面微纳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化学物质构成。它的疏水特性主要归功于表面的微纳粗糙结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是超疏水材料表面的典型特征。其中,水滴与表面的黏附力极小,且滚动角α<10°的“荷叶态...
通过不对称梯度将热致变色微胶囊包埋到多孔结构中,制备了具有灵活热调节能力的无能量超疏水涂层。涂料旨在提供全年的热舒适性,实现冬暖夏凉。通过一步相分离过程实现,涂层将表面不可润湿性、被动冷却和加热与相互冲突的光学特性协同集成,使其能够在太阳能吸收率和吸收率之间自主切换,以适应温度变化和恶劣环境。值得注意...
2、 自然界不会活性聚合,自然界不会活性聚合, 也不会乳液聚合,却可以也不会乳液聚合,却可以 有着比任何人工合成材料有着比任何人工合成材料 更好的疏水性能更好的疏水性能所谓所谓 “超疏水超疏水”的生命现象的生命现象。 2014/3/284 蝉翼表面的超疏水结构 蝉翼表面由规则排列的纳米柱状结构组成纳米柱的直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