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在他看来,“鬼神”信仰是民俗学里的一种,值得研究。其二,文化批判意义上的“谈鬼”。周作人好谈鬼,不少文章中都涉及这个话题,于是被误解逃避现实。事实上,周作人也写了不少借鬼神书写进行文化批判的文章。周作人曾经把鬼分为“死鬼”与“活鬼”,又说新发现一种更厉害的鬼叫“遗传神君”,他甚至说:...
从《扪虱谈鬼录》到《说魂儿》再到《鬼在江湖》,栾先生旁征博引,嬉笑怒骂,在带领读者探访中国古代幽冥世界的同时,揭览人世之百态,构筑起一部光怪陆离、引人入胜的“鬼事大百科”,也因此被誉为“将鬼魂当作正经学问研究的第一人”。 阴间有哪些景观? “归煞”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死之后,魂灵归于何处? 倘...
今太平盛世,去鬼神而重科教,鬼君于阳间无以匿身,遂去。然鬼君之影响可谓深矣,故鬼君去而“新鬼”生。夫“鬼”,人也。生于贪,育之于心,壮之以恶。待其成,人鬼为一。取鬼君之精华,融先贤之智慧,善诡计,行事鬼祟,与人交则心怀鬼胎,与鬼交则鬼话连篇。由此观之,其胜于鬼君远矣! 悲夫!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余谓鬼,人之馀气也。气以渐而消,故《左传》称“新鬼大,故鬼小”。世有见鬼者,而不闻见羲、轩以上鬼,消已尽也。这话说得好,现在谈鬼,即使里面的鬼身份不明,但也或是西装革履,或是短衣便服运动衫,少见有长袍马褂、峨冠博带的,更不用说几片树叶遮体的“羲皇上鬼”了。老年间的那些鬼不仅由大...
谈鬼(清水)谈鬼(清水)(一)序言“鬼”在中国的势力很大,每至与“神”并提,故数千年,上至帝王公卿,下至士庶人,都是一样的信以为有,一样的崇奉。诚惶诚恐的,一点儿都不敢惹它。明哲如孔丘也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敬鬼神而远之”,无怪文人学士也要相信这些渺茫虚无的事了。其实,“鬼”,我根...
可能在阴间看来,姑姑的行为算是民事纠纷吧,不是什么深仇大恨,而宅子虽有鬼居,毕竟也是阳间物件,所以这可能就是人和鬼彼此吵架谈判,没有索命的原因吧。姑姑和鬼交锋的经历,真应了我们老家的那一句话:鬼吓人不吓人,人吓人吓死人。如果从这个故事里能有什么感悟到话,我觉得:内心强大,才是战胜恐惧的真正...
1食气鬼:凡是身体虚弱,或病重的人,应有人守护,否则为此类乘机而入,吸取其气,人就会死亡。 2食法鬼:常於世人劝善之处,闻说善法,就会觉得不饿。 3食水鬼:常在阴沟或水边,以水以食。因此,幼小孩童,不宜在阴沟或水边游戏。 4食血鬼:常在屠宰场,或杀鸡杀鸭杀蛇等一切杀生之屠家,或牲畜肉类市场的黑暗处,以血...
许慎《说文解字》认为“鬼”从人,上部象鬼头。鬼会用阴滞之气伤害别人,所以从厶。而“鬼”,从古时到现在,一直是个神秘而又诱人的话题,人们既怕,又想知道其中奥秘,属于一个矛盾体。.“鬼”文化,慢慢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且在神话故事中,占有极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许多的小说中,有鬼仙一说,阴...
清明谈鬼 晓得七月半是鬼节的人很多,晓得清明是鬼节的恐怕就少了。 其实,清明也是鬼节。 在汉家传统习俗里,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朝(亦即十月初一)都是鬼节。 一年有三个鬼节,就有三个人节。分别是端午、八月半和年夜(无分大小)。 既然清明是鬼节,那就来谈谈鬼。
我胆小,怕鬼,有点信神,陪妈妈在拉萨的寺庙里烧香时也会煞有介事地许愿,但与其说是相信神灵,还不如说是心理上的自我安慰。怕鬼一是出于对自然界中不可知的事物的敬畏,这当属唯物主义的一部分。二是生平经历过的最让我害怕的一件事给我带来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