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后,李昭寿始终怀恨之心,想要寻求机会报复陈玉成,1858年,清军主帅胜保对已经怀有反叛之心的李昭寿进行了“招安”,李昭寿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再次归降清廷,将滁州、来安等地作为自己归降的见面礼献给了清军。李昭寿再次归降清廷之后,被清廷封为参将,赐名世忠,1859年,李昭寿奉清廷之令,率部与太平军陈玉成...
再后来,1871年,捻军将领张特滕、任汶、张昆投奔李昭寿,结果呢,他们也没能逃过被李昭寿绑送清军的命运,最终被残忍地杀害了。这李昭寿啊,真是个狠角色,连老朋友都敢出卖,真是让人叹为观止。1881年,有个叫李昭寿的家伙,在咱们乡里横行霸道多年,专门干些帮人要债、抓人啥的,简直成了个江湖恶霸。这天,他...
李昭寿投靠太平天国之后,被划归为李秀成的部下,此时的李秀成还远不是之后在太平天国呼风唤雨的忠王殿下,但对于李昭寿的到来,仍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诚意,直接从自己本不富余的狭小地盘中,割让滁州、天长、全椒三城予其容身。李昭寿也懂得投桃报李,马上利用自己捻军出身的关系,拉拢、游说张乐行、龚德树等首领率七...
他也是个好人,数次向上司安徽巡抚福济进言:给李昭寿安排实缺让他安心为国报效。但福济十分厌恶李昭寿的低贱出身及其纵兵劫掠的行径,让何桂珍秘密将其处死。何桂珍百般推脱之际,不料被李昭寿察觉,在英山小南门设鸿门宴将其杀害并毁尸灭迹,从死者四十七人。防抄袭标识:本文原创百家号“阿木说故事”再度反清的...
要论太平天国里那些背信弃义的将领,李昭寿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大角色,他那条走向“奸途”的路子,简直是跌宕起伏,跟演戏似的精彩。说他是前三甲,那是一点不夸张。李昭寿,来自河南固始县,家境贫寒,小时候就不喜欢读书,也没那个条件。他有个挺特别的爱好,就是爱干些小偷小摸的事儿。时间一长,村里左邻右舍...
李昭寿,河南固始人,号称晚清“吕布”,前后投靠捻军、清军、太平军,最终还是投降清军,比“三姓家奴”还过分。若是活在同时代,三姓家奴吕布,都要甘拜下风,自愧不如。李昭寿声名狼藉,在清军、太平军、朋友圈均如此,但他却是李秀成崛起之大功臣。对李昭寿,清朝又爱又恨,最终忍无可忍 1855年4月,李昭寿、...
李昭寿(?--1881) 清末河南固始三河尖人。 少曾为小偷和强盗。 1853年,与薛之元在乡结捻起义,活动于太平天国和清朝的交错地区。次年率部降清,在安徽太湖进攻太平军。 1856年,杀清道员何桂珍等,投太平军,隶李秀成部,任七十二检点。 1859年率所部四万再度降清,献太平天国的天长、来安和滁州(今滁县)三城。清廷赐...
李昭寿庄园位于东经115° 51′38″,北纬32°50′54″的固始县陈淋子镇熨斗村,原占地50亩,四周是水围,有一天桥进出庄园。旧居为建筑群,建于清末,原有房屋142间,大小院落12个,亭台花园2座。李昭寿(1822—1881),又名兆受,固始陈淋子镇李家后楼人。性乖舛,彪形大汉,力大如牛,行动敏捷,幼聚众成捻军...
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扩大战果和消灭清王朝,派出北伐军和西征军两支队伍和清军作战,在北伐军打得起劲的时候,河北境内冒出了一支新的武装力量,那就是捻军李昭寿部,李昭寿此人不同于太平军的一般将领,他没有所谓的宗教信仰,也没有把反抗清朝作为自己起义的队伍,而是简单粗暴的为了起义而起义,所以他的这支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