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曾参二十七岁。是年,孔子卒,终年七十三岁。曾参若父丧而无服,守孔子墓。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参。 公元前476年(鲁哀公十九年)曾参三十岁。三年守墓过后,孔门弟子子夏、子游、子张认为有若面貌很像孔子,要把有若当孔子来事奉,强叫曾参同意。曾参拒绝说:“这样...
坚持奉行孝道,是曾参思想学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孝行,在曾参的思想和行为中,始终占着最突出的地位。《新语》有资料说:“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同时,“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这就是说,他是整天不离左右地、无微不至地侍奉父母的。不仅如此,在理论...
”曾参猛喊曾元:“元儿!快更换席子!”“父亲的病重了,不可以更换了!”曾参说 :“你爱我,不如君子爱人,君子是以德爱人。你这样姑息我,我还求什么呢?”曾元听了,无可奈何,知道父亲是不愿死在季孙氏大夫赠送的席子上,只好遵命更席。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至此,《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百科大辞典》、《辞海》和中学课本等主流"权威"出版物对曾子故里的说法一致,已有600多年的曾子故里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宗圣曾子故里重新“回归”平邑。 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纪念场所 嘉祥县城南23公里的曾子...
同历史上一些姓氏拥有聪明绝顶或武功卓著的人物不同,曾氏虽也出现过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著名人物,但他们却以平庸之资获得成功,特别是其中的三人,在历史上以“笨”出名,却均被后人赞誉为“曾子”,分别是:春秋末期孔子著名弟子曾参、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曾巩和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
春秋末期的曾参是孔子晚年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在儒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也是有名的贤人,十分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每天都要三番五次的自我反省,连不小心踩死一只蚂蚁都觉得是莫大的罪过。 可是有一天,有人突然闯到曾参的家里告诉曾参的母亲,说她儿子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十分了解儿子的为人,自然是不相信儿子会做出这...
曾参,《论语》叙述语称其为“子”,与孔门其他弟子称以字不同,有人据此以为《论语》乃其弟子所编撰。其父曾點(字皙。《史记》作“蒧”),也师事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孔子家语·弟子行》...
儒家有五位圣人,分别为:孔子、颜渊、曾参、子思、孟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儒家五圣在儒家学派中占重要地位,为历代儒客尊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至圣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鲁国人,生活在春秋时期。他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孔子创建了儒家学派,他周游...
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当时,齐国想聘他做官,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他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曾参是很有才能的人,名列“七十二贤”之榜。曾参以孝著称,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人称...
孔门%uB7曾参:最讲孝道,述编《孝经》(上)韦力撰 司马迁在《史记%uB7仲尼弟子列传》中说:“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正因为这段记载,使得后世认为曾参乃是孔子弟子中年岁最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