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喇·尼堪(?—1660年),世代居于松阿里乌喇。清太祖时期归顺后金,赐号“巴克什”。少年时代跟随皇太极出征作战,顺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定鼎燕京,尼堪因功被授予二等。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帝以尼堪老,进二等,致仕。顺治十七年(1660年)逝世。人物生平 天命时期 尼堪,纳喇氏,世居松阿里乌喇。
这位金头王是指敬谨亲王尼堪,说他当年战死后脑袋丢了,他的战马驮着他的尸身一直跑到京城,顺治帝看过这个情形,决定给他安个脑袋,先是给了一个锡的,不要;又换了个银的,不行;最后给了个金的,只听见咣当一声,尸身倒地,所以人们称尼堪为金头王。敬谨亲王尼堪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贝勒褚英第三子...
立下战功的尼堪,也开始得到皇太极的重用,这年四月尼堪已经位列议政大臣。崇德四年,皇太极亲自率兵攻打明朝,尼堪在十二叔英郡王阿济格的麾下,跟随十二叔一起攻打塔山与连山。三年后,尼堪奉命前往锦州戍守。虽然在天聪、崇德两朝尼堪也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但与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英亲王萨哈廉、...
没多会儿,敌军就把尼堪围在中间了。尼堪在包围圈里左冲右撞的,哪知道一不小心陷到泥塘里去了,最后力气用光战死了,就这么结束了他征战的一生,当时才43岁呢。在清朝,尼堪可是唯一一个在战场上战死的宗室亲王。顺治十年的时候,他的灵柩被运到北京。顺治帝为此停朝三天,还让亲王以下的官员到郊外迎接。
敬谨亲王尼堪,被人们戏称为金头王,他的故事令人惊叹不已。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从少年时代就开始踏上征战征程,勇猛无比。不仅如此,他还具有卓越的统帅才能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尼堪曾经参与多次征战,屡次建功立业。他在皇太极称帝后,被封为贝子,跟随祖先的脚步,征服了朝鲜。他守卫锦州,击败了农民...
郑亲王济尔哈朗,垂垂老矣,不堪重用。努尔哈赤的儿子、侄子辈相继逝去,孙子辈走向前台。入关之初,尼堪、博洛、满达海是“理政三王”,协助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如今则是顶梁柱。论军事能力,尼堪、博洛、满达海都战功显赫,不相上下。其中,尼堪的年纪比叔叔多尔衮还大3岁,追随努尔哈赤征战时,多尔衮还没机会...
1、敬谨亲王尼堪 尼堪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的第三个儿子,生于1610年,早年也曾立下过一些战功,不过由于他父亲的原因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尼堪被封为固山贝子,与同辈的岳托(被封为成亲王)相比,爵位实在是低得多。尼堪 皇太极亲征朝鲜时,尼堪跟从豫亲王多铎追击朝鲜的...
敬金尼康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贝拉楚英的第三子。当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跟随祖父骑马上战场,一生都是一名军人。崇德元年,特鲁姆普取代元朝称帝,赐尼堪为贝子,并远征朝鲜。崇德镇守锦州七年。顺治元年入多尔衮关,击败李自成20万农民军。 入关后,尼堪跟随豫亲王都督南下,废除了南明政权。顺治三年,随肃亲...
“可见,尼堪对清朝的建立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不过,尼堪作为满语的音译,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即“汉人”。而爱新觉罗·尼堪也正是因为他长相酷似汉人而得此名。由此来看,在乾隆之前,满人已经将汉人称呼为尼堪。不过,在很多后人的认知中,他们认为尼堪含有贬义,其称呼等同于蛮子或南蛮子。真的是这样吗?“尼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