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热篇,是黄帝内经中关于热病治疗的篇章。通过对热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治疗热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刺热篇强调了阴阳五行理论在诊断和治疗热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针灸、草药等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刺热篇主张治疗热病应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平衡气血为基本原则。在治疗方法上,刺热篇...
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
《刺热篇》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三十二篇文章,本篇所论,涉及五脏热病的临床表现、针刺方法及预后等内容。据经文所述,五脏热病的表现多为实热证候,如肝热病小便先黄,胁肋胀满疼痛,倦怠嗜卧,身体发热等,治疗可取本经及其相表里的经脉之穴位以泄其邪热。至于其预后,则是逢其所不胜之日病甚,邪气肆...
16.“刺手少阴、太阳。”此时的针刺手法就是刺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一般在四肢上取穴时,都是以原络穴为主,即主客治疗法,又称原络治疗法。 *手少阴太阳相为表里,故宜刺二经以泻其热。 17.“脾热病者,先头重”,脾臓热的时候,头先重,因为脾主湿。你要记得,病人身上没有痛,但只要他跟你讲感觉身体...
【注释】1.淅:(xī昔)《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欧阳修《秋声赋》:“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这里用为形容轻微的风声和雨、雪、落叶的声音之意。 2.欬:(kài骸)《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余左顾而废除欬,...
二、五脏热病的治疗原则 治疗五脏热病需遵循“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的原则。针对不同脏腑的热病,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心热病需清心泻火,肝热病需清肝泻火,脾热病需清热解毒等。同时,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以恢复五脏的正常功能。在《黄帝内经·刺热》第三十二篇中,详细阐述了针对五脏...
《刺热》按全元起本在第五卷,同卷的还有《五脏别论》、《汤液醪醴论》、《评热病论》、《疟论》、《腹中论》、《厥论》、《病能论》、《奇病论》等8篇。本篇按王冰本排在第九卷第二篇,位列《热论》之后,然而考其体例,已经不再按照手足阴阳六经而是主要采用五脏为顺序进行叙述,因此两篇中各自的“热病...
脾 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泄,两颌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译文 脾 脏感受热病时,先出现头重、脸颊痛、心烦、额头发青、想呕吐和身体发热的症状。当热邪进入脾脏与正气相争时,会导致腰部疼...
通俗易懂跟我学《黄帝内经》,今天我们学习《黄帝内经》的第三十二篇,第三十二篇的名字是刺热篇,这篇内容是上一篇热论篇的延续,是具体讲五脏热病之后如何针刺治疗的,所以叫刺热篇。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 肝热病的人,小便先变黄,腹痛多卧,身体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