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仁智图》卷旧传东晋顾恺之作,此为南宋人摹本。 本卷用较粗的“铁线描”,线条刚劲凝重,人物面部、衣褶等处运用了晕染法。衣纹用笔比《洛神赋图》稍粗。无背景,但间画有屏、柱、器皿等物。顾恺之在人物画创作上提出的“以形写神”、“悟对通神”等要求,在此图中处理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表现人物的性格...
《列女仁智图》原画为东晋顾恺之所作,现存为宋人摹本。 该画依据汉代刘向的《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所作,描绘了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形象,如卫灵公夫人。 全图勾线循忽超逸,富有节奏和韵律感,衣褶…
顾恺之绘画欣赏《列女仁智图》 《列女仁智图》,绢本,墨笔淡着色,旧传东晋顾恺之作,原作已佚,现存为南宋人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顾恺之(公元四世纪),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凡人物、佛像、山水皆能。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东晋 顾恺之绘画欣赏《列...
《列女仁智图卷》是一部描绘汉代刘向《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中人物故事的画作。据传,该作品由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这部残本包含了十段共二十八个人物,每段上都有人名和颂辞。值得一提的是,卷后还有元代新安汪注、明代叶隆礼等四家题记,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如今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列女仁智图》卷,乃一幅绢本墨笔淡着色之作,纵览其尺寸,纵达25.8厘米,横至417.8厘米,仿佛一幅历史长卷,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此卷虽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实为南宋摹本,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古人的智慧与才情。在汉朝的辉煌岁月中,汉成帝沉迷于酒色,宠爱赵飞燕姐妹,致使朝政大权落入外戚之手...
《列女仁智图》,无款,传东晋顾恺之作,此为南宋人摹本,现藏故宫博物院。卷后有元汪注、明叶隆礼、无名氏、王绛题记,《石渠宝笈》初编、《庚子销夏记》著录。 仁智卷共收集15个列女故事。此卷为残本,其中“楚武邓曼”、“许穆夫人”、“曹僖负羁妻”、“孙叔敖母”、“晋伯宗妻”、“卫灵公夫人”、“晋羊...
在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屏风画《列女古贤图》中,表现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马车声的一段,与此卷所表现的同一内容相比较,无论是构图布局还是人物的姿态手势都非常近似,可以证实其与《列女仁智图》同出自一个古本。而在传摩过程中,后者更为忠实于古本原作。
顾恺之 列女图(南宋摹本) 绢本设色 25.8×470.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又名《列女仁智图》。根据汉刘向所著的《古列女传》人物故事而创作,内容是颂扬与标榜妇女的明智美德。据宋人题跋原有15段,至南宋已不全,现在画面绘有28人,分八段,每段书有人名和颂辞。用较粗的“铁线描”,线条刚劲凝重,人物面部、衣褶等...
顾恺之 列女图(南宋摹本) 绢本设色 25.8×470.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又名《列女仁智图》。根据汉刘向所著的《古列女传》人物故事而创作,内容是颂扬与标榜妇女的明智美德。据宋人题跋原有15段,至南宋已不全,现在画面绘有28人,分八段,每段书有人名和颂辞。用较粗的“铁线描”,线条刚劲凝重,人物面部、衣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