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心”一词,指人起心动念所产生的分别取舍的心,又称为“执着心”。人只要生出分别心痛苦烦恼就随之产生。现象界的一切二元对立,比如是非、美丑、善恶、人我等等,都是分别心的产物。举例说明“分别心”:比如当我们喜欢商店里的某一件衣服,是因为拿这件衣服和其他衣服比较,有了喜欢的就同时有厌恶的,...
人只要有分别心的概念就会引生烦恼,因为人的分别心是和客观事实分离的。现象界的一切二元对立,亦是分别心的产物。简单举例说明“分别心”:比如我们经常会生起对他人喜欢或讨厌的念头;也常有父母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等等。唯识宗以及经量部把“分别心”分成三种:自性分别、计度分别和随念分别,大家...
佛教中的“分别心”是不是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即对人、对物、对众生不能有分别心。佛陀提倡众生平等。指的是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权是平等的,不能把除去人类的生命当作低等动物,而去任意玩弄宰杀。那样做,就是有了分别心。在正常“分别”的基础上,因为自己的主对认识和当时的情绪而对事物起了不同的认识,这...
“分别心”很多人会认为我们去区别一个事物的好坏,对错,大小叫分别心。其实在乔达摩悉达多太子的教言里,“分别心”是说一切事物的产生以及区别都是由这颗心去分别的,除了心之外没有任何可以产生并且分别的事物存在…因此,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并给这世界里的一切贴上标签的也就只有这颗心…这也就是“一切由心造...
“分别心”的说法来自于佛学,其本意是指人被外在的东西迷惑,进而起心动念产生的不同情愫和观念。而所谓的起心动念也就是指欲望,因此“分别心”也可以说是建立在欲望上的产物,所以当一个人欲望越强,那么他的“分别心”也就会越明显。就比如有些人“重男轻女”的观念就是一种分别心,而那些人之所以会有...
”在这句话勾画的“鄙视链”里,作祟的是虚妄的分别心。本来,同校各科各系学生当中、学生和先生之间,不该因执业不同而彼此心生分别、互“瞧不起”。同校之人当有同情之心,其理至明,不言而喻。佛家有“同体慈悲”之说:“观一切众生之身与己身同体一身,而起拔苦与乐之心,谓之同体之慈悲。”“同体...
佛家讲的五毒为:贪、嗔、痴、慢、疑;四心为:攀比心、虚荣心、嫉妒心、分别心。 贪:对顺境的依赖和执着。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嗔:对逆境的抵触和抗拒,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嗔恨:愤怒、仇恨。恚嗔之心:恚,心里面充满了愤怒的那种状态;嗔,生气以后瞪大...
“分别心”就是通过语言符号和抽象概念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活动。 这种智力活动的特征是抽象性和主客观的分离性。因为人脑中形成的概念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不固定的,比如经常见到的亲人——母亲,眼睛一闭,脑子里想的形象仍然是模糊的。这是思维的特点,不可能像照相那样清晰和用眼睛直观那样具有真实性和清晰度。
减少或者消除自己的分别心很困难,但是值得去尝试。成人做不到儿童那样用一双纯真的大眼睛无差别地观察世界,对所有的人和事都一般无二地好奇,但是依然可以控制一下分别心生起的速度。这样,在自己和世界之间,分别心不会那么快地投射出巨大而坚固的自我,于是观察的时候视野良好,注意力也不会始终聚焦在自己身上。然后,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