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 传习录是陆九渊的命题,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
“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困学功夫,亦只从这点明处精察去耳。”【译文】“圣人的良知一如青天白日,贤人的良知就像有浮云的天气,愚人的良知好比阴霾满天。虽然他们浑浊清明的程度有差别,...
王阳明《传习录》原文及译文赏析至于现在的人教育儿童每天只是用标点断句课业练习督促他们要求他们严格约束自己却不知道用礼仪来引导他们只知道要求他们聪明却不知道用好的方法培养他们只知道鞭挞束缚他们像对待囚犯一样 王阳明《传习录》原文及译文赏析 王阳明《传习录》原文及译文赏析 训蒙大意示教读注刘伯颂等 明?王守仁 ...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节目列表 正序|倒序 1前言 2传习录序译文 ...
【译文】你的那一点良知,便是你自家的准则。你的意念所着处,良知判断为是则是、判断为非则非,你的意念更是瞒他一点不得。 九、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 【译文】今人学问只因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因此一念发动处虽有不善,然而却未曾做“行”的工夫,去禁...
刻传习录序 天地之间,道而巳矣。道也者,人物之所由以生者也。是故人之生也,得其秀而最灵,以言乎性则中矣,以言乎情则和矣,以言乎万物则备矣,由圣人至于途人,一也。故曰:“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故古者大道之明于天下也,天下之人相忘...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明代王阳明的语录和重要论学书信集。弟子辑录而成,共3卷,是书为王学最重要文献。正德十三年(1518)薛侃将徐爱、陆澄和他本人所辑王守仁语录刻于赣州,...
(译文:(抽象)心像,在于观察者的意念所指。语言,是为了明白心像。想明白人的意念就要通过心像,想明白心像就要通过语言。所以,语言诞生于心像,所以可以顺着语言来观看心像。心像诞生于意念,所以,可以顺着心像来还原意念。人的意念就蕴含在心像里,心像就蕴含在语言中,所以,语言是为了表明心像,明白了心像就可以...
传习录原版全文及译文 【原文】 正德乙亥,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先生与甘泉先生论格物之说。甘泉持旧说。先生曰:“是求之于外了。”甘泉曰:“若以格物理为外,是自小其心也。”九川甚喜旧说之是。先生又论“尽心”一章,九川一闻却遂无疑。后家居,复以格物遗质。先生答云:“但能实地用功,久当自释。”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