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他的社会病理学诊断很有洞察,可他在深入思想史传统、重提哲学的永恒问题方面做得并不够。这可能部分和他的这种小册子写作的风格相关。同样,我认为略有讽刺的是,他的这种写作本身就很符合他所诊断的社会病理:在一个加速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
就是说,他的社会病理学诊断很有洞察,可他在深入思想史传统、重提哲学的永恒问题方面做得并不够。这可能部分和他的这种小册子写作的风格相关。同样,我认为略有讽刺的是,他的这种写作本身就很符合他所诊断的社会病理:在一个加速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所剩无几,大家对韩炳哲的小册子趋之若鹜,但对那些更重要的大部...
社会病理学是当代哲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得哲学能提出真正有现实关怀的问题,但哲学不能仅仅在各式社会病理中打转。 我认为,这也是韩炳哲的一个缺陷。就是说,他的社会病理学诊断很有洞察,可他在深入思想史传统、重提哲学的永恒问题方面做得并不够。这可能部分和他的这种小册子写作的风格相关。同样,我认为略有讽...
就是说,他的社会病理学诊断很有洞察,可他在深入思想史传统、重提哲学的永恒问题方面做得并不够。这可能部分和他的这种小册子写作的风格相关。同样,我认为略有讽刺的是,他的这种写作本身就很符合他所诊断的社会病理:在一个加速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所剩无几,大家对韩炳哲的小册子趋之若鹜,但对那些更重要的大部...
韩炳哲是有解释力的,也因此引发共鸣。他的写作与思想所触及的其实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从倦怠社会到妥协社会都是如此。这个所谓的转型就是,真正无孔不入的统治是以你的自愿为基础的:自愿奉献数据,自愿去卷。比如你上互联网去点击就会暴露你的喜好,让它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数据。这是他敏锐的地方。 但不得不...
我个人觉得,韩炳哲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病理学家”。如今不仅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他都有一个相当大的阅读市场,这是有原因的。他的作品通常不会跟你绕思想上的圈子,而是直接谈你的生活出了哪些问题:现代人的疲倦、倦怠社会及背后的原因、现代人为何丧失爱欲,这些都非常打动人。
余明锋认为,韩炳哲这种从人们最切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的“社会病理学”分析,确实迎合了技术时代人们对哲学的需求,也值得当今的哲学学者学习。但紧接着的问题便是:止于一种生活现象的诊断,是否就是当今时代哲学反思的极限?他认为,“韩炳哲热”面临的争议也在于此。如果不最终从现象回到与那些真正重要的哲学问题的对话...
总体来看,韩炳哲对于当今信息传播的的看法是持批判性的,他认为信息传播导致人们被数字媒体所规训,失去了自我和批判性思维,只能随波逐流,成为大众心理学的牺牲品。信息传播还导致了同质化的恐怖,人们只与自己相似的同者相交往,从而陷入自恋、抑郁和焦虑的状态,导致倦怠社会和妥协社会的形成。
从四年前出版的《倦怠社会》中文版开始,韩炳哲在中文世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媒体频繁引用他的书籍,躺平、过劳、“丧”,当代青年对于亲密关系的恐惧,以及人在社媒时代的孤独与迷失,种种现象似乎都能在他的思想中找到对应的诊断。 最新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妥协社会》则是唯一一本他写于疫情之后的书。以这本书为契机,...
当数字信息让我们失去自由,且我们无法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时,我们的社会和精神状况也会面临更多问题,倦怠社会就是其中的重要体现。 韩炳哲在《倦怠社会》认为当今我们正在从福柯的规训社会转向倦怠社会,福柯的规训社会由医院、疯人院、监狱、营房和工厂构成,各种禁令在其中占据主导。否定性控制着一切,人们不准做这个、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