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议和失败后,崇祯就彻底放弃了陈新甲,开始算旧账,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但从陈新甲个人来说,也不能指责崇祯刻薄寡恩。陈新甲是举人出身,在进士执掌朝堂近两百年的明朝,他别说出任兵部尚书,入职京师都不容易。陈新甲万历三十六年出仕,在地方一蹲就是二十多年。崇祯元年调任入京,然后在崇祯的主动提携下一路高...
而衮衮诸公在崇祯一朝的实际表现是,推诿避险,躲着崇祯。 《明史》《崇祯实录》《崇祯朝野纪》《烈皇小识》等史料也佐证了这一点,明廷给陈新甲的官定罪名是“失陷城寨、亲藩”,官员们弹劾、攻击陈新甲也基本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 综上陈新甲没有因议和之事被追究责任,自然也就不存在崇祯因议和失密而甩锅了。那...
崇祯十五年,元旦刚过,崇祯皇帝就命令陈新甲,具体负责和清朝的和谈事宜。陈新甲询问和谈条件,崇祯告诉他“可款则款,便宜行事”。陈新甲得旨后,推荐兵部主事马绍愉为议和使臣,前往辽东议和。崇祯同意了。最后,他告诫陈新甲,一定要保密,不能走漏半点风声。正月初七日,马绍愉一行人秘密出京,飞马奔往宁远。马绍愉...
从陈新甲不愿意替崇祯背黑锅那天开始,就注定了崇祯上吊的时候只有一个太监陪死,谁都不怨,就怨崇祯无担当,无勇气,这样君主的最后结局就是必然。至于说陈新甲被杀,更多的问题在于他的无能。说大明亡于李自成也好,亡于女真也好。实际上都说明一个问题,明末崇祯时期真的是内外交困,任谁都难以解决,即便是朱元璋...
崇祯皇帝并不傻,他希望通过和谈来安抚清军,好腾出手来镇压农民起义,从而避免两线作战。但是,由于主战派的势力过于强大,崇祯不希望和他们闹掰,所以他只得和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小范围秘密商议和谈之事。 崇祯十五年,元旦刚过,崇祯皇帝就命令陈新甲,具体负责和清朝的和谈事宜。陈新甲询问和谈条件,崇祯告诉他“可款则款,...
后世普遍认为陈新甲是崇祯一朝最冤的一位兵部尚书,皇帝仅仅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就处死了陈新甲。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从帝国大局的角度看,陈新甲的罪责并不轻。在明帝国看来,大明是无远弗届的帝国,清政权是帝国内的叛乱者。而议和,绝不仅仅是军事上打不打仗、经济上损不损失这些小问题,而是明帝国将不...
从陈新甲不愿意替崇祯背黑锅那天开始,就注定了崇祯上吊的时候只有一个太监陪死,谁都不怨,就怨崇祯无担当,无勇气,这样君主的最后结局就是必然。至于说陈新甲被杀,更多的问题在于他的无能。 说大明亡于李自成也好,亡于女真也好。实际上都说明一个问题,明末崇祯时期真的是内外交困,任谁都难以解决,即便是朱元璋复生也...
陈新甲的能力,不用怀疑,但崇祯的政策摇摆不定,又不想承担责任,坑死了陈新甲,诉说着明朝“内外交困”的悲哀。崇祯继位时,明朝江山岌岌可危,关外满清、关内起义军,以及东南沿海的殖民者,都让人头疼。满清、起义军、殖民者,明朝并非不能搞定。可惜,明朝因文官集团壮大,内部权力失衡,导致东南财税出了问题,...
不少朋友觉得陈新甲是因泄露了与后金议和之事,面对朝堂群臣的讦问,不愿意担责且爱惜羽毛的崇祯甩锅杀之。这是不是事实呢? 首先,陈新甲不是私自(或自行揣摩圣意)与后金议和。 崇祯三年八月,朝廷以十大罪处决了蓟辽督师袁崇焕,其中有一项罪名就是“谋款”。有了袁崇焕这个血淋淋的例子,除了谋叛还有谁会傻到私自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