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艺学堂原名西学堂,由张元济与陈昭常、张荫棠、何藻翔等人于1896年在北京筹设。1897年2月12日开馆,初有学生二十余人,先学习外国语言文字,所需中西书籍,多由上海汪康年代为访购。1897年9月20日,张元济等呈请立案,校名定为通艺学堂(“通艺...
初名西学堂,八月改称通艺学堂。招收京员及官绅子弟四五十人入学肄业,聘同文馆学生一名及严复之侄严君潜为教习。拟订章程,先习英文、数学、舆地等课程,俟外语熟练后再分门专习,以资深造。二十四年戊戌政变后,张元济被革职永不叙用,该学堂停办,遂将图书、仪器等移交京师大学堂。
强元济创办的通艺学堂及其教育救国思想贾平安张元济(186c—1959年),字筱斋,号菊生,浙江省海盐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刑部主事,1896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戊戍变法期间,张元济拥护变法主张,积极参加变法运动。张元济从李教育改革的主要实践活动,是创办并主持通艺学堂。不也在教...
材料 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1896年和陈昭常等人创办教授西学的通艺学堂。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于1898年冬任职于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在南洋公学期间,创办了南洋公学特班,特班只有一届学生,却出了邵力子、李叔同、谢无量等人。1901年,以“...
与此同时,他还协助张元济创办通艺学堂,“专讲泰西诸学”,培养维新人才。1897年10月,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主要刊登国内外时事和相关社论,并附有旬刊《国闻汇编》,陆续辑入中外有保存价值的文章。1898年,严复被光绪帝召见回京后,将《国闻报》连载的《拟上皇帝书》加以修缮,送呈光绪帝。《...
分享22 中华日历吧 千里眼顺风耳♋ 【11月26日】历史上的今天_吉林边务督办陈昭常派兵将天宝山银矿1889年中举人,1894中进士,1896同年与张元济发起教授新学的京师通艺学堂。1897年随南海张荫桓出使英国,游历各国,同年到广西任洋务局会办等职。1903年,被袁世凯奏留赴天津随同办理商约谈判。1905年任京张铁路总办,与...
为了"扶助教育""开启民智",张元济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立了通艺学堂图书馆、涵芬楼和东方图书馆,后又协助其学生创建了合众图书馆,使图书从私家藏阅成为开放借阅的资源,因此说,他是中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先驱之一。2) Datong school 大通学堂 1. Qiujin trained one batch of backbones for Anhui-Zhejiang uprising...
材料 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1896年和陈昭常等人创办教授西学的通艺学堂。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于1898年冬任职于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在南洋公学期间,创办了南洋公学特班,特班只有一届学生,却出了邵力子、李叔同、谢无量等人。1901年,以...
材料 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出生于名门望族,书香世家。1896年和陈昭常等人创办教授西学的通艺学堂。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于1898年冬任职于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在南洋公学期间,创办了南洋公学特班,特班只有一届学生,却出了邵力子、李叔同、谢无量等人。1901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