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典:创作的习惯和观看方式会让我们无意之间留下很多瞬间,那些转瞬即逝的泡沫般的瞬间。比如一个寂静的黄昏,透明的窗户被夜晚染色变灰、变黑的时刻,你会想起小时候的一个午后,那时你爱的亲人还在世,坐在客厅里嗑瓜子,嗑嗒、嗑嗒,像钟表一样在给时间记时;比如一阵电话铃,短促,响几声就挂掉,等你去...
焦典,199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博士研究生在读,导师莫言。小说及诗歌发表于《人民文学》、《收获》、《十月》、《花城》、《文艺报》、《雨花》、《诗刊》、《星星》、《青春》、《北京文学》、《边疆文学》、《飞天》、《汉诗》等。作品入选《中华文学选刊》、中国作协创研部编选《2022年中国诗歌精选》、...
焦典的小说写得似真似幻,处于想象与现实交汇的边缘。这跟她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密切有关。云南小寨的那些神秘故事,儿时,在地质勘探队工作的爷爷,总是会给她讲述许多关于金沙江、山林等等带有传奇色彩的传说,焦典对那样一个超现实世界的存在深信不疑。《孔雀菩提》她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从地理意义上来说,云...
焦典:在莫言老师说出“巫性”之前,我其实大脑的词典中没有这个词,老师说出后,我觉得概括得真好。确实,我的小说中的人物都或多或少有着某种“巫性”。我觉得我不是在写“巫性”的人,而是我认为人就是有“巫性”的,因为我相信在我们严丝合缝、循规蹈矩的世界之外,确乎还有那么一个世界:那里的树也有...
努力让家里的老人触摸到自己的作品,也成为了焦典努力写作的动力源泉之一。边疆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文学资源都不如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那样丰富,流传到焦典身边的优秀文学作品以世界公认的名著为主,当时的她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当代文学现场中的优质作品。尽管如此,焦典在有限的环境中尽力地成长,她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文学创作...
焦典从小就听故事,多少次在地质勘探队工作的父辈们讲述的传说中入眠;她也开始讲故事,故事里充满了云南山寨的魔幻色彩。一头扎入文学土壤的焦典,仿佛乘上了长有翅膀的骏马,文学作品多次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诗刊》《花城》《星星》等刊物,2018年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就读文学创作与...
焦典: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完全是“普通话”一代,普通话的普及绝对是好的,方方面面来说。但是对于文学,“标准”“共同”“一样”这些恰恰是某种忌讳。这不是说我们要走向复古,用古人腔调说话,也不是说要只讲方言,搞语言的山头主义,根本的指向应当是言物一致的自...
2019年,研二上学期,作家毕飞宇来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讲授“文学创作方法”,课前,他让每位学生匿名提交了一篇短篇小说,焦典以故乡云南为背景创作的《黄牛皮卡》被选中在课上进行当堂修改和讨论.这是焦典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小说。焦典至今记得那个下午,“和老师、同学们坐在会议室里,大家拿着我的小说逐句朗读,...
焦典| 鳄鱼潜泳 焦典,1996年出生于云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专业博士在读。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收获》《青年文学》《北京文学》《小说月报》《诗刊》《星星》等。获2020中国·星星年度大学生诗人奖、第六届青春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第一届京师—牛津青年文学之星奖首奖金奖。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