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借这个典故,抒发自己心里的忧惧:随着时光的流逝,自己年岁渐增,但国事飘摇,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最后三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写作者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可以说,写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辛弃疾的复杂情感——怀念家乡,报国无门,难...
第二个典故是求田问舍。刘备说许汜为国士,而无效主之志,只知道买田置屋,为个人利益打算,没有远大志向。 从词中可以看出,辛弃疾对金钱美食没兴趣,他觉得整天喝点小酒,碌碌无为的日子很窝囊,很丢人。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里又用了典故——树犹如此。桓公北征,经过...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小注:...
《水龙吟 》运用了三个典故,具体如下:1、张翰弃官归乡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
有一次,辛弃疾经过双溪楼,想起以前的关于双溪楼的传说,有感,于是写下了这首《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双溪楼”拥有着怎样的传说故事呢?在双溪楼前面,有两条不同方向的河流在此相交汇在一起,因此这个楼就叫双溪楼。除此之外还有个历史的典故。在西晋的时候,有一个政治家叫张华。他上知天下,下知地理...
这首词有辛词以往的风格,充满着爱国热情,批判投降派的卖国行径。辛弃疾敢于打破陈规,在为人贺寿的场合了,也敢于超大自己的意见,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词的特点是用了很多典故。我们先来说上片的典故,“渡江天马南来”出自《晋书 元帝纪》:太安年间,有童谣说:“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西晋王室覆灭...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是十分特殊的一位,他出身行伍,早年参加过抗金的战斗,由于与主和派政见不合而屡遭劾奏,最终退隐田园。他的词作,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婉。他的豪放词十分擅长用典,大都抒发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174年,是他在建康...
辛弃疾的《水龙吟》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但其中蕴含的三个典故却是对人生的启示。这三个典故分别是“破幽梦”、“断桥残雪”和“雁门太守行”,它们分别寓意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境遇。通过这三个典故,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破幽梦 “破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