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中卫知县黄恩赐把县城校场和高庙外空地改设为粥场(棚)捐粟煮粥,以济灾民。 到了第二年,大旱继续,来到中卫的饥民越来越多,官府维持秩序的人手吃紧,黄恩赐亲自主持救灾,加设场(棚)施粥,并且对那些衣衫破烂者,发给衣物以御寒,持续近半年时间,中卫以及周边无冻饿流殍。 施粥赈灾,在古代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
最重要的是,馒头等面食虽然饱腹感强,但人在饥饿的状态下,往往是狼吞虎咽。馒头、馍馍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很容易给大家带来更多危险。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熬粥给他们喝。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会想,古代灾民那么可怜,可朝廷都只是给他们施粥,这样会不会太小气,太过于“表面功夫”了。但实际想想,施粥才是最好...
直接分发米粮更省事,为何古代赈灾却偏要施粥?其实背后很有学问 达观先生 发布时间:2分钟前每天分享精彩视频,希望大家关注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大清赈灾施粥铁律 筷子浮起 人头落地 #天下粮田 #电视剧解说 #历史 #刘统勋 - 原帅影视剪辑于2024090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80.9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因而古代政府为了提高赈灾的覆盖面,便会用施粥的方式,代替分发米粮,毕竟粥里面可以掺水,这样就可以用少量的粮,解救更多的灾民,毕竟灾民喝了粥以后,也能产生饱腹感,从而活下来。所以用施粥代替分发米粮的方式,其实也是古代政府的无奈之举,不过确实也能解决问题。此外有时古代政府即便是存粮足够,他们也会选择...
施粥让赈灾粮落到受灾的人 2.就是直接发米粮不一定到得了灾民手上,而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截留了自己用又或者转卖牟利。为了防止赈灾粮不被别有用的人获得,很简单就是粮食加工成粥,古代没那技术把稀粥再转变为食物。因为古代随便找个人冒领赈灾粮就可以啦!因为古代不像现在有这么多高科技手段,比如现在可以用...
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赈灾的粮食量也不是很大,是没法直接分配给他们的,煮干饭也是如此。但如果熬成粥,这样粥里用的米不是很多,会有很多水,而这些水喝进肚里后,人就会感到很饱。第二个原因是饥民太多了。因为有时候不仅本地有饥民,也有不少外地逃荒来的人。所以这些有限的粮食根本没办法让这么多人吃饱。所以...
在古代,赈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社会活动,它旨在帮助受灾地区的人们渡过难关,恢复生计。然而,对于为何在赈灾时选择施粥而不是直接分发干粮这一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施粥相较于分发干粮具有更多的优势。在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的人们可能处于身体虚弱、消化能力减弱的状态,他们很难直接消化干粮这样的粗粮食物。相比...
无论现在还是古代,都有穷人和有钱人,古时候封建王朝时,遇到天灾人祸等导致民不聊生,皇帝或高官就会到各地赈灾;但从古装剧中常见赈灾时,总是施粥给穷人填饱肚子,却很少直接给干粮,原来背后很有深意。古代的人民多半是靠耕作养活自己,但遇到干旱或水灾,田地农作物产量就所剩无几,因此会有很多农民只能饿...
都是用施粥的方式,分发给灾民。原因是因为等量的粮食,如果做成大米饭的话,只能救活一小部分人。但是如果做成粥,粥跟水相结合,就可以救活分发米饭才能救活的三倍人口,所以这也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的地方之一。第二点,古代的封建主义基本上是以利益至上的,所以赈灾的粮食从刚开始发放下来,一直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