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民国初年,泰县的教育上还闹了一次“学潮”。民国十二年,劝学所刚刚改为教育局,当年的十一月就发生学生聚众冲击县议会的事件,起因是当年县议会议决减去县财政给第一省代用中学的补助款,引发学校师生不满。 十一月二十五日,代用中学学生一百多人,还有几...
中甸劝学所是近代云南省中甸县民族教育机构。1912 年成立。所址在中甸中心镇。职责:劝导藏族儿童入校读书,学习汉语、汉文。设学堂,所长兼任教师。开设国文(汉语文)、算术课。经费由县政府拨支。办学初只有藏、汉、纳西等民族学生 9人。1916年增至 20人,并增设修身、图画、唱歌等课程。1920 年有学生近 30 ...
历史官职> 劝学所 官署名。清末地方推广教育之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各府、厅、州、县均有。置视学一人,兼充学务总董,遵照奏定学堂章程,劝办小学,以逐渐推广普及教育。宣统二年(1910),改为府、厅、州、县长官办理学务之辅佐机关。设劝学员长一人。兼充县视学。
兰州回教劝学所,近代回族教育团体。发展历史 1913年5月12日成立。所址在兰州孝友街(今酒泉路)清真寺。由甘肃提学使马邻翼,会同甘肃提督马安良、甘州提督马麟和喇世俊、蔡大愚等及回民乡绅共同创办。以筹办回民新式学校,促进和发展回民教育文化事业为宗旨。首任所长为马麟,后由达浦生、蔡大愚任所长。对兰州回族新式...
劝学所遵循法律法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团结、平等、自由、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劝学所组织架构 1. 劝学所设所长一名,副所长若干,教师一定数量,辅导员一名,劝学委员若干。 2. 所长负责全面管理劝学所的工作,副所长协助所长工作,教师负责教学工作,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指导,劝学委员负责引导学生树立...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劝学所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劝学所始设于清光绪32年,为各厅州县全境学务之总汇。反馈 收藏
劝学所总董,亦称“学董”。清末劝学所行政首长。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始设,各厅、州、县设劝学所一处,设总董一员,由县视学充任,经提学使委派。禀承地方长官总理本所事务,领导辖下各学区劝学员,巡视各乡村市镇学堂,检查指导教育事宜。1911年改称劝学员长,1915年改称劝学所长,均任期三年。1923年废。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劝学所探析姓名:***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莉20080408摘要清末革新教育,在各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标志着中国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劝学所由严修于1905年在直隶首创,后推广全国,历经晚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直至被教育局所取代,存续18年。其间多有变化,为近...
而劝学所作为一种传统的社会教育形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当代价值。 首先,劝学所对于社会教育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学习知识、提升素质的平台,帮助他们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同时,劝学所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其次,劝学所具有很强的...